《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原文以及翻译

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古诗文 > 2023-09-27 09:19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译文:太史公说:我研读《孟子》一书,在看到梁惠王询问孟子说:“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寡人的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一内容时,没有一次不放下书而发出叹息的。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译文:我说:唉,利益这东西真是引起祸乱的开端啊!孔子很少谈论关于利益的问题,就是想从根本上防范这个罪恶的根源。所以说:“如果做每一件事都要依据获利的原则去处理,就会招致很多怨恨”。
 
    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译文:从天子到平民,喜好以获利多少来作为评判标准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译文:孟轲,是驺国人,曾随孔子嫡孙孔伋的弟子学习儒家学说。孟子在完成学业之后,便前往游说齐宣王并效力于齐宣王,孟子在齐国时齐宣王没有采用孟子的治国主张。
 
    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译文:于是孟子又辗转来到魏国,魏惠王也实没有采用孟子的治国主张,魏惠王还认为孟子的学术主张过于迂阔,不能处理国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
 
    译文:当时的天下形势是,秦国重用商鞅后,使秦国国富兵强;楚国、魏国在重用吴起后,不断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以此削弱了敌国的势力;
 
    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译文:齐威王、齐宣王在重用孙膑、田忌后,使得诸侯都向东来朝拜齐国。
 
    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译文:天下各诸侯正热衷于纵横家所实施的合纵连横政策,把善于谋划攻伐的士人视为贤才,可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孟轲却格格不入的宣扬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德之政,所以孟子的政治主张与孟子所到的这些国家的需求不相符。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驺子之属。
 
    译文:在屡次游说碰壁之后,孟子便返回家乡与自己的弟子万章等人整理《诗》《书》,编写注解孔子的学说,最终编写了《孟子》七篇。在孟子之后有驺子等人继承了该学术主张。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译文:齐国前前后后共出现过三个驺子。生活年代最早的叫驺忌,驺忌通过精湛的弹琴技艺引起了齐威王注意得以面见齐威王,并得到齐威王的器重并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驺忌被齐威王封为成侯,而且接受了齐国相印,驺忌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前。
 
    其次驺衍,後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
 
    译文:其次是驺衍,驺衍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后。驺衍看到享有封国的贵族阶级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荒淫奢侈,贵族们的行为不崇尚仁德,不像《大雅》描述的那样修养身心,再推及到黎民百姓。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
 
    译文:于是驺衍深入观察和研究阴阳盛衰更替的规律,并创作极其怪异深奥的学说,驺衍的著作有《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万多字。
 
    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
 
    译文:驺衍的学说宏大高深且荒诞不经,他的学说一定要先征验细小的事物发展,再推广扩大,延伸到广阔无边的境界。
 
    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jī)祥度制;
 
    译文:驺衍的学说从其生活的时代开始记述,上溯可至黄帝时代,历叙学者们所共同称述的史实,再大体上论述每个时代盛衰的规律,因而驺衍记述了各个朝代的凶吉兴衰以及礼仪制度;
 
    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译文:由此推算到更久远的时代,直至推算到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混沌时代,其学术主张幽远深妙而不能考证其本源。
 
    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译文:驺衍先罗列出中原地区的名山大川,深谷禽兽,水土植被,珍贵物种,由此推算出去,直到大海之外人们所看不到的地方。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译文:引述开天辟地以来,五行的相生相克,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各有所宜,所以上天降下的祥瑞和灾异与人事应验。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译文:驺衍据此认为儒家学说中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中国在其学说中被称为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
 
    译文:赤县神州之内又有九州,这样划分其实就是按大禹所排列的九州,但这不是州的全部数目。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译文:中国以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地方有九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九州。
 
    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译文:在那里有面积较小的海环绕着,各州的人民和野生动物都不能相互往来,像是一个区域居于海的中央,这就是一个州。
 
    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译文:像这样的地方共有九个,还有浩瀚的大海环绕在外面,那是天与地的边际。
 
    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
 
    译文:总结驺衍的学说都是这一类奇奇怪怪的内容。然而总括其学说的主旨,最终都会归结于仁爱、道义、克制、俭朴,君臣上下和六亲之间经常会施行这些道德,而其学说在开始的地方确实有些宽泛无边了。
 
    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後不能行之。
 
    译文:王公贵族们最开始接触到他的学说时,都感到惊讶而回过头来想要深入研习其学说,结果却都不能坚持下来。
 
    是以驺子重於齐。適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
 
    译文:因为王公贵族的重视所以驺衍在齐国很受重视。驺衍游历到魏国大梁,魏惠王亲自到大梁郊外迎接驺衍,行宾主之礼。
 
    適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译文:驺衍游历到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陪行在驺衍旁边,还亲自替驺衍拂拭座席。驺衍游历到到了燕国时,燕昭王亲自拿着扫帚在驺衍前面为其清扫道路,在前面开路,并请求列于弟子的座位上接受驺衍的授业,燕昭王专门修筑了碣石宫,亲自以事奉老师的礼节事奉驺衍。
 
    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
 
    译文:驺衍撰写了《主运》篇。只要驺衍周游到的国国家,驺衍都会受到如此尊崇的礼遇,怎么能与孔子在陈、蔡受困挨饿,孟轲在齐、魏不能得志同日而语呢!
 
    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
 
    译文:因此周武王以仁义讨伐商纣王而称王于天下,伯夷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禄;
 
    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bīn)。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咨询兵阵之事,而孔子不予回答;魏惠王谋划着准备攻打赵国,孟轲却称颂当年周太王离开邠地之事。
 
    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ruì)欲内圜(yuán)凿,其能入乎?
 
    译文:像孔子、孟子这样的人哪里肯有意迎合世俗,苟且附和就算了呢!拿着方形的枘却要钉进圆形的孔中,哪里能放得进去呢?
 
    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
 
    译文: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勉励商汤,协助商汤成就王业;百里傒在车下喂牛,求得秦穆公的重用,从而助其称霸。言论先迎合国君的心意,然后再将人主引向正路。
 
    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译文:驺衍的话虽然不合法度,不过可能也有伊尹背鼎、百里傒喂牛的意思吧?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译文:驺衍与齐国的稷下学宫的诸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等人,各自撰写著作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规律,用来求见当世的诸侯,怎么能说得完呢?
 
    淳于髡(kūn),齐人也。博闻彊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
 
    译文:淳于髡,齐国人。淳于髡学识广博,博闻强记,淳于髡的学问不专注于某一流派。从淳于髡游说进谏诸侯的说辞来看,淳于髡似乎特别仰慕春秋时晏婴耿直的性情,然而实际上却专门以察颜观色、曲意迎合为要务。
 
    客有见髡於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
 
    译文:有个宾客向魏惠王举荐淳于髡,惠王斥退左右侍从,单独接见了淳于髡两次,可是淳于髡却始终不说一句话。
 
    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
 
    译文:魏惠王觉得很奇怪,就责备那个举荐淳于髡的宾客说:“你所称道的淳于先生,据你的说法连管仲、晏婴都不如他,可等到他见了寡人,寡人却一句话也没听到。
 
    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
 
    译文:难道是寡人不配与他说话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个宾客把这些话转达给淳于髡。
 
    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後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
 
    译文:淳于髡说:“当然了。我前一次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在驰马狩猎上;后来再一次面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在音律声乐上:我因此沉默不语。”
 
    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
 
    译文: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这些话全部转达给惠王,惠王大为惭愧,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圣人啊!
 
    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
 
    译文:前一次淳于先生来,有个人献上一匹良马给寡人,寡人还没来得及看,淳于先生就来了。
 
    後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
 
    译文:后一次先生来的时候,有个人献上一个歌姬给寡人,我还没来得及听其献唱,先生就又来了。寡人虽然斥退了身边的侍从,可是心思却在别处,有这么回事。”
 
    後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
 
    译文:后来淳于髡面见了魏惠王,一连谈了三天三夜也不觉疲倦。魏惠王想授予淳于髡卿相之位,淳于髡却推辞坚持要离开魏国。
 
    於是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槽镒。终身不仕。
 
    译文:于是魏惠王赠送了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一束丝帛再加上璧玉、一百镒黄金给淳于髡。淳于髡终生都没有做官。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
 
    译文: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接子,是齐国人。环渊,是楚国人。
 
    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
 
    译文:这几个都是研学黄老道家学说的学者,他们阐述并发扬了道家学说的主旨。
 
    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译文:所以慎到著有十二篇论文,环渊著有上下两篇,田骈、接子都有所议论。
 
    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
 
    译文:驺奭,是齐国众驺子之一,驺奭的学术思想也是比较多地采纳驺衍的学说来撰写文章。
 
    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译文:当时齐王非常赏识这些知识分子,自淳于髡以下的知识分子,都被任命位列大夫,齐王为他们在四通八达的大路边开辟府第,建造高大的住屋,对他们表示尊敬。
 
    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译文:齐王也以此为招牌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号称齐国能够搜罗天下的贤能之士。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
 
    译文:荀卿,赵国人。五十岁时才到齐国游历讲学。驺衍的学说迂阔不切实际而善于论辩;
 
    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
 
    译文:驺奭的文章完备但是难以付诸于实际,淳于髡要是长时间的与其相处,不时会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精妙之言。
 
    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译文:所以齐国人歌颂他们说:“谈论天文地理要数驺衍,雕琢文字有驺奭,智多善辩有淳于髡。”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译文:田骈等人在齐襄王在位时都已经去世,而荀卿则是这一时期最年长的稷下学宫的师长。齐国还设有列大夫的名额,而荀卿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之职。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译文:齐国有人诋毁荀卿,荀卿便前往楚国,春申君任命荀卿做了兰陵县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荀卿于是就在兰陵安家。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
 
    译文:李斯曾经是荀卿的学生,不久后到秦国做了丞相。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
 
    译文:荀卿痛恨混乱时代政治的污浊,灭亡的国家和昏乱的君主交替出现,他们不行正道,却专营祈祷占卜;
 
    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译文:信奉吉凶之事,鄙俗的儒生拘于小节,像庄周这些人又巧言善辩,败坏风俗。
 
    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译文:于是荀卿阐发儒家、墨家、道家学说在政治方面的盛衰之事,编写成数万字的著作后去世。荀卿死后葬在了兰陵。
 
    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剧子之言;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
 
    译文:当时赵国也有个公孙龙,他曾以“离坚白”之说,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展开论辩,此外还有剧子的著述;魏国曾有李悝,他提出了鼓励耕作以尽地力的主张;
 
    楚有尸子、长卢;阿之吁子焉。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
 
    译文:楚国曾有尸子、长卢,齐国东阿还有一位吁子。自孟子到吁子,世上多流传着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详叙这些著作的内容了。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後。
 
    译文:墨翟,原是宋国的大夫,擅长守卫和防御的战术,其学术主张竭力提倡节省费用。有人说他与孔子同时代,也有人说他生活在孔子之后。

标签组:

上一篇:《题元丹丘山居》(唐·李白)的原诗以及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