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原文以及翻译

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古诗文 > 2023-09-18 10:27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
 
    译文:孙武,齐国人。因其著有《兵法》一书,而且精通用兵之道而受到吴王阖闾的接见。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译文:阖庐说:“先生所著的十三篇兵书寡人也都看过了,先生书上所记述的内容,先生可以用书上所记述的内容小规模地指挥一次军事演习吗?”孙子回答说:“可以。”
 
    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
 
    译文:阖庐说:“那先生可以用妇女来试验试验吗?”回答说:“可以。”于是阖庐答应了孙武的试验,叫出宫中美女,大约有百八十人。
 
    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
 
    译文:孙吴将这些美女分为两队,任命吴王阖庐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各队队长,让所有的美女都手持一支戟。
 
    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
 
    译文:然后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及左右手和背的位置吗?”妇人们回答说:“知道。”孙子说:“好,那当我说向前,你们就看心口所对的方向;
 
    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後,即视背。”妇人曰:“诺。”
 
    译文:我说向左,你们就看左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右,你们就看右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后,你们就看背所对的方向,都听明白了吗。”妇人们答道:“是。”
 
    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
 
    译文:号令宣布完毕后,孙武摆好斧铖等刑具,旋即又把已经宣布的号令多次重复地交待清楚。然后下令击鼓发令,号令这些妇女向右,妇人们都哈哈大笑。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
 
    译文:孙子说:“士卒对纪律还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随后又多次复述号令,再次交待清楚,然后再次下令击鼓发令她们向左,妇人们又都哈哈大笑。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译文:孙子说:“士卒对纪律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我既然讲得清清楚楚,你们却还是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
 
    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译文:孙武于是准备处决左、右两队的队长。吴王正在台上观看,见孙子将要处决自己的爱妾,大吃一惊。
 
    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
 
    译文:急忙派传令官前往传达自己的命令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的确善于用兵了,寡人要没了这两个侍妾,会茶不思饭不想,寡人恳求将军不要杀我的两个爱妾了吧。”
 
    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译文:孙子回答说:“臣既然已经接受王命为将,那么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不合理的臣可以不接受。”于是下令杀了两个队长示众。
 
    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译文:然后按顺序重新任命两队第二人为队长,于是再赐下令击鼓发令,这一次妇人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符合号令纪律的要求,再没有人敢出声。
 
    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译文:于是孙子派使臣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亲自下台来验察她们的演习,任凭大王怎样驱使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也办得到了。”
 
    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译文:吴王回答说:“去让将军停止演练,回馆舍休息吧。寡人不愿下去察看了。”孙子感叹地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军事理论,却不能让我付诸实践。”
 
    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译文:从此,吴王阖庐知道孙子是有真本事的,最终任命孙子做了将军。后来吴国西进击败了强大的楚国,攻克楚都郢都,向北威震齐国和晋国,在诸侯各国名声赫赫,这其间,孙子不仅参与,而且出了很大的力啊。
 
    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
 
    译文:孙子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一个军事家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译文:孙膑曾与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效力于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庞涓便秘密地把孙膑请来魏国。
 
    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译文:孙膑到魏国后,庞涓害怕孙膑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了孙膑的两只脚,并且在孙膑脸上刺了字,想将孙膑藏起来不敢让其抛头露面。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译文:齐国的使臣出访来到魏都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然后说服了齐国使者。齐国的使臣认为孙膑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偷偷地用车把孙膑载回齐国。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译文:齐国将军田忌不仅非常赏识他孙膑,而且还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孙膑。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的赌注都很大。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译文: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
 
    於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译文:于是孙膑对田忌献策说:“将军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译文: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第一场将军用自己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第二场将军用自己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第三场将军用自己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於是忌进孙子於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译文: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场,胜了两场,最终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在这之后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后,就将孙膑尊为老师。
 
    其後魏伐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译文:后来魏国出兵入侵赵国,赵国的情况非常紧急,于是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准备任命孙膑为主将率军前往救援赵国,孙膑推辞说道:“臣是一个受过刑肢体残缺的人,不适宜担任军队主将。”
 
    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译文:齐威王便任命田忌为主将,然后安排孙膑为军师,孙膑坐在一辆带帐篷的车中,在暗中为田忌出谋划策。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译文:田忌计划带着军队到赵国去救援,孙膑说:“想要解开纷乱的丝线,应当小心用手去解,而不能紧紧地握着双手使劲拉扯;想要救助正在搏斗中的,不能卷进去跟他们胡打乱打,而是要抓住争斗的关键之处,直捣其虚弱之处,由于形势的限制,争斗就自然而然地解开了。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
 
    译文: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争斗,魏国最精锐的士兵一定全都被派到了国外,年纪大的、身体弱的、过于疲惫的士兵肯定都留在了魏国国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译文:将军不如带领兵马迅速攻打魏国都大梁,占据魏国的交通要道,冲击魏国正处于薄弱状态的地方,对方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而回兵解救自己的危机。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大破梁军。
 
    译文:这样的话我们一举就能解除魏国对赵国的包围,而且也可以收到让魏国自取其弊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解除了对赵都邯郸的包围,之后魏军与齐军在桂陵交战,结果齐国大败魏国主力军队。
 
    後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
 
    译文:十三年以后,魏国与赵国联合进攻韩国,韩国请求齐国出兵相救。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译文:齐国派田忌率军前往救援,田忌率军直接向魏都大梁进兵。魏国主将庞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便率军离开韩国,回师魏国,这时齐军已经穿越魏国的边界向西继续挺进。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孙膑对田忌说道:“三晋的军士一向剽悍勇敢,一直都轻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齐国士兵被他们称为胆小懦弱之人,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可以根据这样的形势而朝有利的形势进行引导。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译文:兵法上说,急行百里仓促地与敌军交战,有可能损失大将;急行五十里仓促地与敌人交战,有可能损失一半的士兵。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译文:田忌下令让齐国军队在进入魏国土地之后,先修造十万人吃饭的炉灶,第二天修造五万人吃饭的炉灶,第三天修造三万人吃饭的炉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译文:庞涓带兵追赶齐军三天后,看到齐军留下的炉灶,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国的士兵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只有三天的时间,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一半了。”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译文:庞涓于是舍弃了步兵,自己带领精锐的轻装骑兵以每天两倍的行军速度追赶齐国军队。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译文:孙膑估量了魏军的行进速度,大概在傍晚时会追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多是险峻阻碍的地势,可以埋伏士兵,于是孙膑安排士兵用斧子砍掉一棵大树的外皮,在露出空白的地方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字。
 
    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译文:然后命令擅长射箭的齐国士兵共一万多人,手拿弓弩,埋伏在道路两侧,然后命这些弓弩手说:“晚上只要看到有火光点燃就万箭齐发。‘’
 
    庞涓果夜至斫(zhuó)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译文:庞涓果然在夜里率军赶到了那棵被砍掉树皮的大树下面,看见白色的树干上有字,就点火照看。那些字庞涓还没有看完,埋伏在那里的齐国士兵便万箭齐发,魏军因此大乱,彼此失散。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译文:庞涓知道自己的智计已经穷尽,一定会失败,便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我竟然成就了这个小子的名声!”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译文:齐军也乘胜大败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孙膑也因这一战而名扬天下,世上从此开始流传孙膑的兵法。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於曾子,事鲁君。
 
    译文:吴起,卫国人,喜好研习用兵之法。曾随曾子学习,后来效力于鲁国国君。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译文:齐国入侵鲁国时,鲁国国君准备任命吴起为主将率军前往抵抗入侵的齐军,但是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鲁君也因此怀疑吴起。
 
    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译文:吴起一直想要成就自己的名声,于是便杀了自己的妻子,借此表明自己不会帮助齐国。鲁君最终任命吴起做了鲁军主将。吴起率军前往与齐军交战,结果鲁军在吴起的带领下大败齐国军队。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译文:此战以后鲁国有人在鲁君面前说吴起的坏话:“吴起这个人的为人,喜欢猜忌他人。而且非常残忍。
 
    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
 
    译文:他年轻时,家里积攒了千金的财富,吴起便出外游历想要出仕为官,但始终没能到目的,家产也被他耗尽。吴起同乡的人都笑话他,吴起以此杀了三十多个嘲笑诽谤他的人,然后东行从卫国国都的城门逃走。
 
    与其母诀,齧(niè)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
 
    译文:吴起在跟他的母亲诀别时,狠狠地咬了自己的胳膊一口,对母亲发誓说道:‘我如果做不了上卿、相国这样的大官,就再也不回卫国。’于是吴起拜在曾子门下为弟子,跟随曾子学习。
 
    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译文:没过多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可是吴起始终也没有回去为母亲奔丧。曾子也因此对吴起的这种行为非常鄙薄,于是与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译文:吴起被逐出师门后来到鲁国,学习兵法以此来为鲁国国君效力。鲁国国君怀疑他,吴起就杀了妻子来求得主将之位。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译文:鲁国是个小国,而有战胜齐国的名声,因此各个诸侯国都图谋攻打鲁国。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译文: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如果鲁君重用吴起,就等于是抛弃了与卫国的关系。”鲁国国君因此产生疑虑,最终罢免了吴起。
 
    吴起於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
 
    译文:吴起在这种情况下听说魏文侯是个贤明的国君,计划前往效力魏文侯。魏文侯就此事咨询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
 
    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译文:李克说:“吴起这个人个性贪婪,喜好美色,但要说到用兵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魏文侯便任命吴起担任大将,率军入侵攻打秦国,夺得了五座城池。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译文:吴起担任大将期间,与士兵中最低等的人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睡觉的时候身子底下不铺席子,平时走路的时候不骑马、不乘车,亲自背粮食,跟士兵们分担一样的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译文:士兵中有人背上生了疮,吴起亲自为这名士卒把背上病疮中的脓给吸出来。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这件事后就哭了。有人对她说:“你儿子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士兵,而能够令将军亲自给他吸吮脓疮,为什么还要哭呢?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
 
    译文:”母亲说:“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前些年,吴公就曾经为我儿子的父亲吸吮脓疮,后来孩子的父亲在打仗时勇猛向前,决不撤退,最终死在了敌人手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译文:吴公现在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我儿子将要死在哪里了。我因此替他哭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译文: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公平,能够得到士兵的拥戴,于是就任命吴起担任西河地区的守将,以此来抵御秦国、韩国的进攻。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译文:魏文侯去世以后,吴起继续效力于魏文侯之子魏武侯。魏武侯坐着船顺着西河向下游漂流,走到中间时,回头对吴起说:“壮美啊,这险固的山河,是魏国的珍宝啊!”
 
    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
 
    译文: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珍宝在于君主把德政施加给人民,而不在于山河是否险固。以前三苗族所定居的地方,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却不修德政,不施行恩义,结果被大禹所灭。
 
    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
 
    译文:夏王桀所占有的领土,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面,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可是因为夏王桀没有修行仁政,最后商汤便放逐了夏王桀。
 
    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译文:殷纣王的国家,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面,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纣王不修行德政,最终被周武王所杀。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译文: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国君是否施行德政,而不在于山河如何险要。假如君侯不修行德政,那么船里坐着的这些人都是君侯的敌人。”魏武侯说:“将军说得太好了。”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译文:吴起在西河担任守将期间,名气很大。魏国准备设置相国一职务,最终魏武侯任命田文为相国。吴起因此非常不高兴,对田文说:“我与你比比各自的功绩,可以吗?”
 
    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译文: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将士,能够让士兵为主将舍生忘死,使敌对的国家不敢图谋攻打,你与我比谁更厉害?
 
    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译文:”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统率文武百官,令老百姓相亲,令府库充实,你和我谁更厉害?”田文说:“我不如你。
 
    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译文:”吴起说:“镇守西河,令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前进,令韩国和赵国服从魏国,你和我吴起比谁更厉害?”田文说:“我不如你。”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译文:吴起说:“这三种情况,你都在我之下,但是权位却在我之上,为什么呢?”
 
    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於子乎?属之於我乎?”
 
    译文:田文说:“如今国君很年轻,国内各方势力都对国君充满怀疑,公卿贵族们都不亲附国君,老百姓不信任国君,在如今这种局面下,相国是让你来做合适呢?还是让我来做合适呢?”
 
    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文:吴起默默地想了很久,说:“国相之职还是应该由你来做比较合适。”田文说:“这就是我之所以权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于是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
 
    译文:田文去世以后,公叔接任了田文的相国之职务,公叔还娶了魏国的公主为妻,但公叔打心里忌惮吴起。公叔的仆人说:“想要除去吴起,那太容易了。”公叔说:“该怎么做?”
 
    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
 
    译文:公叔的仆人说:“吴起这个人做人正直清廉,又喜欢自己的美名。
 
    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柰何?’
 
    译文:相国可以先对魏武侯说:‘吴起是贤能之人,但国君的国家太小了,又与强大的秦国接壤,臣个人认为吴起是不会甘心留在魏国的。’武侯听了肯定会说:‘那该怎么办啊?’
 
    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
 
    译文:相国就对武侯说:‘试着把公主许配给他,如果他有心留在魏国就会接受公主,如果他无心留在这里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来推断他的心意。’
 
    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译文:到时候相国就可以叫吴起与你一起回家,让公主假装对相国生气并且轻慢相国。吴起看见公主对相国的态度,就一定会拒绝武侯。”
 
    於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译文:在吴起看到嫁给公叔的魏公室公主轻慢公叔后,果然拒绝了魏武侯。魏武侯从此开始怀疑吴起,不再信任吴起。吴起害怕获罪,于是离开魏国,去到了楚国。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译文: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吴起一来到楚国,楚悼王立马任命吴起为楚国相国。吴起也帮助楚王明确了楚国的法律,吴起谨小慎微地发布政令,裁减了那些冗散多余的官员,废除了公室贵族中血缘关系疏远贵族子弟的爵禄,节省下来的财物都用来抚恤、供养那些打仗的士兵。
 
    要在彊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
 
    译文:主要的政策都用来增强楚国的军事力量,揭穿那些前来游说之士的谎言。楚国也在吴起大人相国期间向南出兵攻下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蔡国的土地,打退了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入侵秦国。
 
    诸侯患楚之彊。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文:诸侯对楚国的强大感到担心。楚国的旧贵族都想陷害吴起。等到楚悼王去世,楚国宗室贵族与权贵大臣联合发动叛乱,攻击吴起,吴起逃到停放楚悼王尸体的地方,吴起把楚悼王的尸体背在身上。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译文:攻击吴起的贵族们趁机用箭射击吴起,结果楚悼王的尸体也中了很多箭。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馀家。
 
    译文:楚悼王被安葬之后,太子即位为楚王,新楚王于是命令尹处决了所有参与将箭射向吴起和楚悼王尸体的贵族。因射死吴起而导致被灭族的人有七十多家。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译文:太史公说:世上的人只要是夸赞军事战法,都要说到孙武所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吴起兵法》,世上流传的有很多,所以就不在赘述,只是记述一下他们生平相关的一些事迹。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译文:古语说:“实干的人不一定擅长沟通交流,擅长沟通交流的人不一定实干。”
 
    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译文:孙膑施展计谋击败庞涓算是明智了,但却不能早些使自己免除被砍掉双脚的刑罚。吴起能够游说魏武侯形势险固不如施以德政,但到了楚国以后,却因刻薄寡恩而丧命。可悲啊!

标签组:

上一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 · 辛弃疾)的原词以及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