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齐太公世家》的原文及翻译(一、太公建国)

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文史国学 > 2022-11-10 20:05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译文:太公望吕尚,是东海沿岸一带的人。他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大功。舜、禹时吕尚的先祖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两地周边又被封给姜姓的很多旁支子孙,同时也有很多沦为平民,吕尚就是他们的后代。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被称做吕尚。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通“干”)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通“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译文:吕尚曾经穷困潦倒,到他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准备出外狩猎,走前占了一卦(那时的贵族做什么事前都要卜一挂),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的是能辅佐西伯成就霸王之业的贤臣。”于是西伯侯便外出打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西伯与太公交谈后大喜,说:“早就听我先君太公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老先生吧?我们的太公很久以前就盼望着老先生的出现。”所以便称吕尚为“太公望”(大意应该是我太公的期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吕尚被尊为军师。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译文:有一种说法是说太公博学多闻,曾经在商纣王手下做事。因为纣王无道,太公就离开商都。之后太公四处游说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附周西伯。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吕尚是一个世外高人,隐居在海边。周西伯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时,西伯之臣散宜生、闳夭原本就认识吕尚,便请吕尚出山。吕尚也这样说:“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我何不前往侍奉他呢?”然后三人为了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放,返回周国。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有很多种说法,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的师辅之臣。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译文: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与吕尚暗中策划如何推翻商朝,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世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后来西伯又攻占崇国、密须和犬夷开拓了大片土地,同时迎建丰邑。经过西伯的经营使的周国国力大增,三分天下有其二,这样的功业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译文: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周武王九年,武王继承文王的事业,率军东征,借以观察天下诸侯是否前来会合。军队临出发时,被尊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拿着装饰着黄金的大斧,右手握着装饰着白牦牛尾的军旗誓师,吕尚对大军指挥道:“各自统领好自己的军队,集合好自己的军队,聚合好各自的船只,迟到者斩!”武王率军到达盟津,主动率军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家之多。诸侯们都这样说:“我们可以讨伐纣王了。”武王说道:“时机未到。”武王与诸侯会盟完后又率领军队回国,武王与太公一起写下《太誓》。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译文:武王孟津观兵后二年,商纣诛杀殷商宗室大臣比干,囚禁殷商宗室大臣箕子。得到这些消息后,武王整军准备征伐商纣,出征前武王占卜一卦,卦象显示不吉利,出征前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采纳了太公的建议率兵出征。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武王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王。纣王完败。只身逃回商都,登上鹿台,追兵诛杀了纣王。
 
    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译文:伐纣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月圆之日采集的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的牲畜,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纣王之事。散发纣王积聚在鹿台的财物,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重修了比干之墓,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议。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译文:武王取得伐纣战争的胜利后,成为天下之王,武王把齐地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分封后师尚率众前往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客舍中的人对太公说:“我听说时机很难得到却容易失去。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稳,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自己的封国。正巧遇到莱侯带兵来侵,莱侯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周灭商,周还没有完全安抚边远地区的时机,与太公争夺国土。
 
    大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译文:太公到了自己的封国以后,修明政治,顺应风俗,简化礼仪,大力发展工商业,利用齐国区位优势发展渔业盐业,所以齐国附近的很多百姓都归附于齐国,齐国也因此成为大国。到了周成王幼年即位之时,管叔、蔡叔作乱,齐国附近的淮夷也起兵发动叛乱,朝廷就派召康公授命太公道:“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这一范围内的各等诸侯、各地长官,如有作乱,太公都可以自行征讨。”齐国因此有了征伐之权,齐国成为大国,定都在营丘。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jí)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译文:太公去世时,大约已有一百多岁,太公的儿子丁公吕伋继位。齐丁公去世后他的儿子乙公得继位。齐乙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癸公慈母继位。齐癸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哀公不辰继位。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译文:齐哀公在位时,纪侯向周王诬陷哀公,周王下令用大鼎烹杀哀公(那个时代周王室确实威武,能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处死大国诸侯),然后立哀公的弟弟静为齐君,即齐胡公。胡公迁都于薄姑,这是周夷王时候的事。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译文:哀公同母少弟山,与胡公不合,山就纠结自己党徒煽动营丘贵族率军袭杀胡公,然后自立为齐君,即齐献公。齐献公元年,献公驱逐胡公诸子,借机把国都从薄姑迁到临淄。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译文:齐献公九年,献公去世,其子武公寿继位。齐武公九年,周厉王逃亡到彘邑。齐武公十年(前841),周王室内部发生动乱,王室权贵联合主持国政,号称“共和”。齐武公二十四年(前827),周宣王即位。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译文:齐武公二十六年(前825),武公去世,他的儿子厉公无忌继位。厉公残暴,胡公之子又返回齐国,齐国权贵想拥立胡公之子为君,于是联合起来攻杀厉公。结果被拥立的胡公之子可能是因为冲太猛居然战死了。齐国权贵无奈只能立厉公之子赤为齐君,即齐文公,齐文公继位后斩掉七十多个攻杀厉公的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译文:齐文公十二年(前804),文公去世,他的儿子成公脱继位。齐成公九年(前795),成公去世,他的儿子庄公购继位。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译文:齐庄公二十四年(前771),犬戎攻杀幽王,周王室东迁都到洛邑。秦国开始位列诸侯。齐庄公五十六年(前739),晋国权贵弑杀晋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釐(xī)公禄甫立。
 
    译文:齐庄公六十四年(前731),庄公去世,其子釐公禄甫继位。
 
    釐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译文:齐釐公九年(前722),鲁隐公即位。齐釐公十九年(前712),鲁桓公弑杀其兄隐公而自立为鲁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遂辞之。
 
    译文:齐釐公二十五年(前706),北戎入侵齐国。郑国派太子忽率军前来援救齐国,齐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忽。太子忽说:“郑国小齐国大,我配不上君侯的女儿。”就谢绝了。
 
    三十二年,厘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译文:齐釐公三十二年(前699),釐公同母弟夷仲年去世。夷仲年的儿子名叫公孙无知,釐公非常宠爱公孙无知,给公孙无知待遇与太子一样。
 
    三十三年,厘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译文:齐釐公三十三年(前698),釐公去世,太子诸儿即位,即齐襄公。

标签组:

上一篇:水浒中真正的智者,看到宋江上山后,赶快下了山,最后得以善终

下一篇:中国禅宗祖师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