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柅园》(宋·晏殊)的原诗以及赏析

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古诗文 > 2023-09-22 09:35

    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诗。
 
    一提到还乡诗,就想到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晏殊比贺知章离开家乡为官还要早。
 
    宋景德二年(1005),14岁的晏殊以神童身份召试,被宋真宗赐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其后官运亨通,一路升迁,北宋庆历二年(1042)三月,晏殊以刑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加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
 
    回乡省亲的晏殊,比贺知章白发归来多了一份豪情。四海一家,人生何处不相逢,正是晏殊豪情万丈,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但其中还隐藏了一个小小的故事。
 
    传说晏殊回家时,带着小儿子晏几道。晏几道,人称“小晏”,词采飞扬,与父亲并称“二晏”。“小晏”,是个情种,一生只写情词,这次宴会上见到知府多才多艺的女儿小苹,小苹一曲《燕双飞》,引得周郎顾。两人一见钟情,“小晏”并为之写下“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著名相思佳句。
 
    晏殊与知府看在眼里,会心一笑,看他们依依不舍,于是在告别宴上写成此诗,借以劝慰儿子,人生何处皆可相逢,不必如此难过。“大晏”的词,本就意境开阔,胸襟博大,不喜欢作小儿女态,更多的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大气磅礴,荡气回肠,一览众山小的俯视感。
 
    这场宴会设在金柅园,位于今天抚州一中校园内,为当时抚州衙门的后花园。“临川楼上柅园中”,就是交代写作基础空间。“十五年前此会同”,则是交代写作基础时间为离开家乡十五年之后。此次短暂省亲,勾起了晏殊无限童年美好时光,然而亲朋好友一送再送,这酒也就越喝越悲伤。但晏殊却劝慰众人,离别又不是不再见,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遇见最美的彼此。且高高兴兴、痛痛快快地干了这一杯,咱们一定会后会有期。“一曲清歌满樽酒”,不禁让人想起他的另一句“一曲新词酒一杯”,不过一豪情满怀,一个寂寞孤独。“满樽酒”,亦颇有“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一种词境。
 
    最后一句千古佳句,是晏殊最先准确描述的。其实,这一句最早出自杜牧《送人》诗:“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晏殊将“此”改成了“人”,遂更加通俗易懂,也越加流传开来。
 
    随后,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一有句:“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记载了寇准与丁谓的一段轶事。先是丁谓掌权,以权想贬寇至崖州,未成。后丁却被贬崖州,且必须经过寇的贬地雷州,两人恰巧又相逢了,所谓山水轮流转,谁也预料不到明天会怎样,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做事不要做绝。但是,寇准还是胸怀宽广的,赐予了丁谓一只烤全羊,这个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是“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故事,却更加有趣味性了。宋末元初的叶李的《金错刀·放还遇贾似道》化用了欧阳修《归田录》的故事,总结道:“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
 
    其后,这一句话几乎成为历代文人的百搭话:
 
    金朝刘迎《题十眉图》中说:“人生何处不相逢,还醉武陵溪上月。”
 
    元代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人情今夜初相共,人生何处不相逢·”
 
    《水浒传》第三十回:“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逢狭处难回避。”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有一个变种:“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明代万历年间的《绣谷春容》书中有一条《闽郑宪题画寓意》,里面写道:“我去化龙君作浪,人生何地不相逢。”
 
    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简宁以此句入歌名《人生何处不相逢》,罗大佑作曲,陈慧娴演唱,一度火遍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让这一句的知名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百搭句中,吴承恩的“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无疑是接的最精彩的,甚至超过了晏殊的原句意境。一叶浮萍回归大海尚能相聚,人生漫漫又怎会不再相逢呢?
 
    有了伟大的吴承恩,才有了如此博大宽阔的佳句,可见诗人只有境界、格局、胸襟、气度打开,才能写出一流佳作来。

标签组:

上一篇:《秋分前三日偶成》(宋·释文珦)的原诗以及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