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啥不打乌克兰武器补给线,俄30万大军何时踏上战场?

看文网 > 时事资讯 > 国际资讯 > 2023-03-13 14:18

    自2022年2月“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武装冲突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双方已经损失了大量的人员,装备和其它物资,给整个世界的经济,安全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俄罗斯没能在第一时间把握全局,一击必胜,导致了他们不得不陷入漫长的拉锯战中,必须以羸弱的国力硬抗来自整个西方阵营的制裁,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不是什么好态势。
 
    而如果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体面的结束战斗,在战场上取得有利于自己的成绩。然而,俄军目前还没有实现这一企图。
 
    对于基辅方面来说,乌克兰虽然顶住了俄罗斯一开始的强大攻势,还在夏季和秋季打出了一些反击战,但他们依然没有能力大规模消灭俄军的有生力量,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俄强乌弱”的形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他的总指挥扎卢日内都很清楚,要想打破僵局,就必须得到西方国家更多的援助。
 
    1,乌克兰的生命通道
 
    在这场战争发生之前,乌克兰手中并没有多少西方提供的致命性武器,他们的武器装备绝大多数都来自苏联遗存。北约国家在2014年顿巴斯冲突后对乌克兰最主要的军事援助在于训练乌克兰军人和提供电子设备。
 
    以至于战争初期,乌军主要的战果来自他们的国产武器和苏制导弹。但当他们顶住了俄军第一周的攻势后,英国,美国,瑞典等多个西方国家便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大量的FGM-18“标枪”反坦克导弹和FIM-92“毒刺”防空导弹。
 
    这些可以单兵携带的导弹有效帮助乌军在战争初期击毁了大量俄军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甚至固定翼战机。
 
    从而导致俄军的全面攻势被停滞,不得不在3月中旬放弃了攻打基辅的计划。
 
    而在战线转移到乌东地区,俄军试图稳扎稳打,发挥更占优势的炮兵火力之时。
 
    西方国家又在全球各地搜集乌军急需的苏制炮弹,并援助了一批“凯撒”自行火炮,M777榴弹炮,反炮兵雷达等武器,提升了乌军对抗俄军炮战的能力。
 
    等到6月初俄军攻占北顿涅茨克,顿巴斯前线告急。
 
    美,英又接连向乌克兰提供了M142“海马斯”火箭炮,AGM-88反辐射导弹等中远程火炮,使得乌军对俄军的弹药储存点,指挥所,防空系统,甚至后方交通要冲进行了精确打击,使得俄军对西方援助武器感到担忧。
 
    此外,为了应对俄军的空袭活动,西方国家还向乌克兰提供了“猎豹”防空机炮,MIM-104“爱国者”防空导弹,SMP-1防空系统等武器,大大降低了俄军无人机,导弹空袭的成功率。
 
    而在今年1月和2月,为了帮助乌军准备新的攻势,西方国家又宣布要对乌克兰提供“豹”2和M1A2主战坦克,M2步战车。这意味着乌克兰的地面进攻力量将会在未来大大加强。
 
    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打算在近期向乌克兰提供“暴风阴影”巡航导弹,狂风战斗机甚至F-16。
 
    一旦这些武器真的出现在乌克兰手中,它们的威力将会比海马斯火箭炮要大得多。俄罗斯更远的后方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其制空权和地面力量也将受到更严重的挑战。
 
    毕竟,俄军从来没有获得过乌克兰的制空权,也缺乏应对西方武器空中打击的能力。而未来的乌克兰,极有可能在西方的武装下,武器,战术都变得更“北约化”。
 
    对此,俄军前线总指挥格拉西莫夫和总统普京当然清楚来自西方的军火援助对战局至关重要,他们当然想摧毁这条补给线。
 
    早在军事行动还未开始的2021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警告北约国家不要在乌克兰部署军队和武器,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条“红线”。
 
    2022年3月,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又称,如果北约国家不切断与乌克兰的武器输出,那么俄军不排除会与北约发生摩擦。
 
    随后,在这一年5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将警告进一步升级。
 
    他声称“任何进入乌克兰境内,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物资的北约运输载具都会被俄军视为合法打击目标”,俨然一副要对西方武器输入线动手的姿态。
 
    此后,绍伊古还多次指示俄军要优先摧毁北约进入乌克兰的远程武器,比如海马斯火箭炮。
 
    而当西方国家决定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和步战车之后,俄军则放狠话说要让他们全部烧成废铁。
 
    不久前,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又在今年3月初再次升级警告,说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战机是一条红线,如果跨过,俄会认定北约已经参战,到时候俄军会袭击任何进入乌克兰的北约运输部队,维修人员和“外国雇佣军”。
 
    然而,战斗打响以来,俄军从未袭击过西方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补给线,来自西方的武器一直畅通无阻的送到了前线乌军手中。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俄罗斯并没有真的打击这条补给线呢?
 
    2,俄军为什么不破坏乌克兰补给线?
 
    首先,俄军并没有能力破坏西方向乌克兰输出武器的补给线。
 
    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装备大多先通过海路和陆路进入波兰,再从波兰进入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沃伦等地卸货交给乌克兰。
 
    这些区域要么就在俄军未曾控制的乌西地区,要么就在波兰境内。
 
    俄军若要攻击这条补给线,就必须摧毁波乌边境的公路,铁路干线或者重要机场。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有足够的,且能展开精确打击的远程武器和战机。
 
    而遗憾的是,俄军在地面部署的远程火炮,大多只能覆盖30km内的目标,且缺乏精确打击能力。俄军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数量也严重不足,且精度难以保障。
 
    至于出动战斗机和攻击机,则必须层层突破乌克兰和北约在波乌边境部署的防空网,成功概率不高。
 
    更何况,乌东本身就很缺乏空中力量支援,将数量有限的战机派到风险较高的波乌边境,还不如放在乌东和国内部署。
 
    毕竟,乌克兰的防空网依然对俄军依然有不小的威胁。目前俄军使用飞机向乌发射导弹,一般都是躲在后方,贴着乌军S-300防空导弹的射程极限才敢动手。
 
    其次,即便真的破坏了补给线,让西方援助的装备葬身火海,俄罗斯也将面临西方阵营更严酷的攻击。
 
    因为援助乌克兰军火已经上西方阵营的共识,他们已经明确站队乌克兰,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物资和武器援助,有足够高的“沉没成本”。
 
    在没有彻底结束战争之前,西方国家不可能因为一点运输失利的问题而放弃固有立场,中断这条补给线。
 
    相反,如果俄军的攻击导致补给线被中断,遭受损失的北约可能会以“防备俄罗斯升级袭击”为理由,加大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力度。甚至不排除他们亲自下场,将军队部署到乌西。
 
    毕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已经在3月初发出警告,如果俄罗斯袭击供应乌克兰武器的北约国家车队和补给线,这会被视为向北约国家宣战。
 
    对此,俄罗斯以往对欧洲最有效的2个武器,一个是天然气,另一个是核武库。
 
    然而,自去年夏,秋欧洲国家得到大量中东,北非和美国天然气后,欧洲的天然气储存已经没那么紧张,更何况,2022年是一个暖冬,冬季已然渡过,俄罗斯的天然气牌没有发挥作用。
 
    而对于俄罗斯的决策层来说,动用核武器就必须冒着与北约全面开战的风险,他们目前还下定决心。
 
    所以,眼下俄罗斯能做的,就是尽量集结人力物力,将他们投入到乌克兰战场上,趁着西方承诺增援的主战坦克,飞机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之前继续发动攻势,尽量争取一些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俄军近期在巴赫穆特,乌列达尔等地发起猛攻的原因。
 
    而要想发动进攻,俄罗斯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兵力,那些在2022年接受征召,来自国内的30万动员兵则是其中的关键。
 
    3,30万动员兵的作用
 
    俄军在去年春季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地面部队投入了110多个BTG(营级战斗群),大约20万人的兵力。
 
    但随着战争规模扩大,老兵损失增多,再加上乌军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俄军急需更多的兵力。
 
    因此俄罗斯政府在去年夏季发布了要求每个联邦主体(州,自制共和国,边疆区等)组建若干个“志愿者营”的命令,陆续补充了8万人左右的兵力。
 
    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又在2022年9月底发布了“部分动员”法令,使得俄罗斯又动员了30万人的部队。
 
    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设想,只要将这30万动员兵投入到乌克兰,再加上乌东本身就有30万人的兵力,那么俄军在乌东前线就有60万大军可以使用。
 
    这60万人马,再配合俄军集结的装甲车,坦克和飞机,既可以主动对乌军防线发起进攻,也可以以兵力优势守住当下的阵地,让乌克兰很难找到俄军防线的漏洞。
 
    而只要乌克兰长期得不到突破俄军防线的机会,俄罗斯或许就能巩固对乌东四州的控制,慢慢用消耗战术拖垮乌克兰。
 
    目前,已经有不少去年9月和10月征召的俄动员兵上了战场。但大多数动员兵还在国内接受训练,等待换装。
 
    因为,这些被动员的士兵大多缺乏训练,兵员素质并不高,不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根本就没法打仗。
 
    而与之匹配的大量火炮,装甲车改装,生产的工作也需要等到时日。要想让60万大军全部集结,并形成战斗力,恐怕还要等到4月初。
 
    届时,乌克兰气温回暖,泥土也已经硬化,不会再有烂泥地,正适合俄军装甲集群搭配海量的步兵推进。而如果要在那时候发起进攻,恐怕便是俄军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了,不成功便成仁。
 
    因为错过这个时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就已经形成了战斗力,俄军将很难再有机会取得突破。

标签组:

上一篇:俄乌战争启示:我军在台海要做好两手准备,若进攻不利怎么办?

下一篇:沙特刚想买052D,美国就出来生事,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俄罗斯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