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一流到破产重组,中国的机床制造,是如何“跌下神坛”的?

看文网 > 时事资讯 > 国内资讯 > 2023-08-26 08:55

    机床大家都知道,它的诞生和大规模运用让我们脱离了传统手工业,如今更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也被称为“工业母机”。
 
    但长期以来民众对国产机床一直是“唱衰”的态度,甚至有人调侃到:如果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啥都造不出来,航母、飞机都只能停留在设计图上!
机床制造业
    这种言论明显带有情绪,也过于夸张,我国机床领域确实已经“落寞”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曾经也辉煌过,至于这种转变背后的故事则让人感慨万千。
 
    国产机床发展史
 
    中国的机床制造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慢。早在十八世纪,英国科学家就制造出了第一台机床,而当时的机床比较简单,有点类似于缝纫机,只有最简单的两个可移动的杆和刀架。
 
    在经过工业革命后,西方的机床也飞速发展,已经研究出了先进的数控机床。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没有过稍微先进点的机床,只有照着西方模仿的简单机床,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首先要恢复工业,才有了要发展机床的想法。但是当时我国的经济非常落后,所以发展机床也十分艰辛,只能自己摸索着发展。
 
    1949年,中国才研制出第一台机床,两年以后,又研制出一张稍微先进的机床,但是中国百废待兴,仅仅两台机床根本就不够,而且性能都还不理想。
 
    随后中国又集全国之力,共同研制机床,并且将各个零件细分给了不同的机床厂。中国首先从苏联进口机床,对其进行拆卸研究,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改造升级,经过不断的研究,中国终于在1955年制造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全国产车床——C620-1型。
 
    由于意义重大,后来还把它刻印在1960年发行的2元纸币上,成为老一辈中国人的回忆。这台机床更加符合当时中国的发展需要。
 
    大名鼎鼎的“车工二元”
 
    随后中国研究人员大受鼓舞,随后,中国开始向更高难度的机床发展。许多国家怕中国的机床发展超越他们,拒绝与中国分享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机床研究也就更加困难,终于在1958年,中国研究人员克服困难,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X53K1,此时西方的机床发展仅仅只领先我国十年左右。
 
    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X53K1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中国机床实现了零部件自产化,先进程度甚至不亚于国外。2012年,中国的机床制造迎来了巅峰时刻。
 
    一直以来,我国在技术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我国的机床制造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也在许多高端零部件领域迈向了世界第一。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机床制造地位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机床制造从精细化走向了规模化,简单来说,就是小机床我们能生产很多,但是更先进的机床需要进口,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端机床几乎全是依赖进口。
 
    从世界一流到现在要依赖进口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的原因。尽管中国在机床制造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且也能大规模生产机床,甚至能够超过日本韩国等国家。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外国的机床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而我国因为人才和资金技术的不足,在对于机床核心工艺的制造上仍然有一些短板,所以从性能和质量上相对来说没有外国的先进,就需要从外国进口。
 
    其次就是市场的原因。中国的机床制造在有一度时为了发展规模而沉寂,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强,市场也越来越开放,这就刺激的机床市场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日本和德国的机床发展迅速并且拓宽了国际市场,并且增加了许多售后体系,占据了市场一定的份额,当中国机床行业反应过来想要去竞争时机会已经非常小了。
 
    最后就是机床的产业聚集性下滑。在我国机床发展得最好的时候,产业的聚集性是非常强的并且各种产业非常完善。
 
    现在随着国家的政策调整和机床市场的竞争,中国的机床制造厂也不断分散,整个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大制造厂互相“摆烂”,小制造厂又分崩离析,不是被兼并,就是在被兼并的路上。
 
    就像2012年销售额高达180亿,位居世界第一,大名鼎鼎的沈阳机床集团后面也难逃重组的命运。
 
    产业聚集性的下降也就导致了中国机床制造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的机床制造实力也就不断下降。
 
    结语:
 
    尽管我国曾经在机床制造业取得过非常骄傲的成绩,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中国现在的机床制造业已经被反超,这同时也反应出了如果不能提升自我就会被时代淘汰的现实,今后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

标签组:

上一篇:军工集团内部员工也被策反,网传国内潜伏10万间谍,真的可信吗?

下一篇:郭台铭做梦也没料到,富士康中国市场赏饭吃的时代结束了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