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是亲人离别的最后一程,也是古往今来中十分受重视的一个仪式。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见的都是土葬形式。
棺椁华丽,陪葬品精美,无一不是希望亲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过得舒适完美。
除了土葬,还有不少地方流行水葬,海边一艘船,送走的是在世之人的牵挂与怀念。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水葬和土葬,西藏地区的天葬也是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
彼时,有些人认为天葬可能是如今已知的一种古老的死亡仪式,更可能是琐罗亚斯德教葬礼和西藏天葬的最早起源,具体可能已经不可考。
但其实是一种当地传统的丧葬方式,他们会将去世后人的尸体运到指定的地点,用回馈自然的方式进行一场特殊的葬礼。
西藏的百姓认为,一个人去世之后,只有肉体是毁灭的,他们的灵魂是不会消失的,还会继续轮回和往复。
死亡只不过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躯体的分离。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当中,灵魂与肉体会进行不同的转化。
而西藏人推崇的天葬是他们认为最尊贵的丧葬仪式,与土葬、水葬、火葬一样,这是一种当地的信仰。
那么,天葬们是从何时何地开始出现,又为什么而存在呢?
天葬出现的原因
其实一开始天葬的出现是国王的侍卫避免国王的尸体被人发现,所以将他们秘密地运输到了一些非常险要、偏僻的地方进行埋葬。
不过,在这里虽然保证了尸体不会被他人所盗取,但却落入了秃鹫的视野。毕竟,在无人生活的区域中,动物便会争霸大自然。
因此,在古时候被运输到高山上的国王遗体,根本等不到等到前来祭祀的后人。或许是惊诧于自然的力量,人们将结果理解成国王的魂魄被运回天界,遗体回馈给了自然。
不知道是他们本身就这样笃定的坚信,还是为国王的遭遇进行了另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
不过,他们正发愁如何将国王送回天堂,就有秃鹫帮他们意外地完成,也属实给了他们一种方便。
只是这样的行为缺一种解释,但如果将秃鹫当成是将人的灵魂带到天界的一种“天神”,一切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为一个死去的人举办葬礼,这样方便省事的事情,反而是在造福他们。
因此,人人惧怕的秃鹫在藏族人的眼里,就显得十分崇敬,当地人甚至称它为神鸟,更不允许捕猎。
但是这些都是被人们所神话的故事,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但天葬形成的原因除了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也相当重要。
更有一大部分的人认为,自然因素才是天葬能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天葬只出现在西藏地区,并没有在东南沿海地区或者是其他地区出现?
那是因为人类起源的地区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区域民众的生活和物质形态。譬如,在东南沿海地区,因为靠近大海,最盛行的方式就是水葬。
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对他们来说是无比的纯净的心灵归宿,因此他们在去世之后也愿意将自己完完全全地归属于大海当中。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则因为干燥多风,地形多是大面积的草原或者是荒漠,所以这一地区会实行游牧经济,形成游牧民族。
他们对于大地的深情是很多民族所比不了的,土葬则是他们归于大地的方式。
同样的,藏族人民对于天空的敬仰也是无人能敌的,因此作为一种民族的风俗现象,天葬不仅仅是宗教观念的外在体现,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活状态与习俗。
毕竟在西藏不可能形成水葬。西藏常年高寒的天气,使得当地一年大部分的时间当中地面都坚硬地难以挖掘,所以土葬显得不是那么合适。
如果要树葬则更难以实行,因为西藏的树木稀少,更难以制作棺材。寒冷的天气更不要提游海葬或者是水葬,所以采用天葬的形式可以说得上是低碳环保又因地适宜的方式。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天葬能在西藏地区特殊存在的原因之一。
什么时候产生了天葬?
那么,天葬在西藏究竟盛行了多长时间呢?根据一些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这样的习俗最早可能会追溯到公元七世纪。
不同的宗教对待世界的万物有不同的看法。古代苯教将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天、地和地下。
其中天神在他们心中占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他们认为吐蕃的第一代赞普和他之后的六个赞普都是天选之子,也是天神的代表人物。
他们都是顺着天梯从天上降到人间的,目的就是为了芸芸众生度过劫难。这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畏惧与信仰,直至今日,这种信仰依然存在。
当然,在每一代赞普完成了天神授意他的人间事业之后,他又必须回到天上报道,回去的方式也是通过天梯。
甚至他们认为只有心灵纯洁,品行好,足够善良的人才有资格将灵魂输送到天神那里去。这和黄河流域的人们想法一样:只有通过善行,才能修道成佛。
这样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使得当地人非常向往天堂,也希望自己百年后能顺着天梯上去。
但是天葬可能并不是藏族传承下来的一种本土仪式识,大部分的学者根据一些古籍的记载,认为他们的天葬风俗源于印度古代的林葬和野葬。
查阅藏文的也可以发现,最早记录天葬之术是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藏区创立希解和觉宇两教派的著名印度僧人唐巴桑杰是将天葬来到西藏的第一人。
他本人非常赞扬天葬的方式,并且还会亲自到天葬台为死者超度。
再加上古历史神话的传说,使得西藏的佛教徒们都非常坚定地相信,只要把遗体献祭给秃鹫就是一种功德,这样不仅能去往天上,还能赎回生前的罪孽,有利于灵魂转世。
除了历史因素和人为传播之外,天葬之所以能传播如此广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佛教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标志----布施。
一般的佛教徒可能会时不时捐一些食物、衣服或者是钱财,表达自己的善心。但是布施当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去自己的身体去帮助他人。
甚至在一些佛经的故事当中,还能看到舍身饲虎的故事。佛祖愿意用自己的身体成全别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大义。
在现在看来,这也是在说能够为世界万物有所贡献的人,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或许这也是天祭背后的意义。
况且按照佛教的教义,在人去世之后,灵魂会逐渐离开肉体,进入一个新的轮回,这时候人类的躯壳就显得没有什么用处了。
事实上,这与大多数的宗教不谋而合,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的亲人离开是有灵魂的,这样他们才能寄托思念,而这也与中国古老的祭祀文化相呼应。
如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那就是将这个无用的躯体献出,发挥它最后的用处,这也算是人生最后实施的一次善行。
若是这个离开的人有罪孽,自然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赎罪,这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行为也是不谋而合。她用钱购买庙门口的门槛,供人踩踏,赎罪。虽是一种迷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何尝不是一种心里安慰。
当然这种赎罪方式并不科学,也并不值得提倡。只是在那个文化传播不高的年代,他们也只能这样做。
综合上述的多方面原因,使得天葬在西藏传播开来,并且受到教徒的广泛认可。
实施天葬的过程
但是说到这里,就不要以为天葬只是将死后的尸体放到深山老林那就结束了,其实整个天葬的仪式感还是非常强的。
在西藏地区会专门有一个天葬台的设置,它大概呈现一个长方形,东西朝向,由长条形的花岗岩搭建而成。在西侧还会有一根石柱,上面常年系着一条哈达。
除此之外,在天葬台的周围还会摆放一些工具。这是专门的天葬师实行天葬使用的工具,也是天葬师们为亡者最后的帮助。
当一个人去世之后,他的遗体会被送到天葬场。在西藏,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天葬台,但它们多数都会设置在离寺庙不远的山腰上。
专门从事天葬的僧人就被称之为天葬师。
举行仪式的时候,天葬师会首先用随身携带的牛粪用火点着,火燃烧之后放上糍粑,这时火将糍粑点燃,会产生一缕一缕的青烟。
在这个过程当中,天葬师会盘腿而坐,诵读一些超度的经文。有的还会举起海螺,朝天空吹响。
随着浓烟慢慢升空,就仿佛有召唤一样,听到天葬师吹的号子,周围群山之中的秃鹫、老鹰纷纷腾空而跃,盘旋于天葬台的上空。
它们会慢慢地降落在天葬师的周围,围成一个圆圈,似乎在静静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尽管这在我们普通人眼里看来觉得非常残忍,但是当地人却将它们认为是一场舍身布施的神圣仪式。
天葬师会对和各位僧人再次对他们的遗体进行超度,念经文。在当地人看来,这是神圣且富有现实意义的事。他们相信,这样,自己的亲人就能够有很好的未来。
然而或许正是不同的文化、地域背景,才产生了多种丧葬习俗,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并不能指摘其中的对错。
学会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我们国家拥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家庭中很重要的一员,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融合自己的民族特点,形成了独具高原特色的宝贵文化。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宝库当中,藏族的文化都是一颗非常宝贵的钻石。
在公元七世纪,随着佛教的不断流传,藏族吸取了从中原、印度、尼泊尔各个地方传入的精华,形成和发展成为如今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不仅有了自己独特的特色,还影响带动了其他人,并且形成了灿烂的藏族文化艺术。
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艺术和雕塑、绘画、装饰、音乐、舞蹈,还有戏剧、文学、藏医、藏药。无论是哪一点,它们在历史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自然,他们的生活习惯也被历史所影响着。
比如他们的天文历算、医学、文学各个方面都被传统所相互影响着。这样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才是实现中国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况且,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才能共同促进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的繁荣。
如今的西藏,因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得落后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发展。
国家也在制定了相应的新规划,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建立法律去保护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文化的灿烂,本来就是多元而具有包容性的。
如果天底下只剩下一种色彩,那么将变得黯然无光,况且我们也并不是一味的去认同所有的藏传文化。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藏区的藏民们也有了辨别好坏文化的基本能力,所以能被延续至今的藏族文化,我们都要选择尊重。
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他们对于心中信仰的崇敬是很多人所不能够达到的。
他们会三步一叩首,无论春夏秋冬冬,坚定着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去朝拜;也会在日常生活当中念诵经文,手捧哈达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我们都说西藏是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赶去西藏,只是为了一睹西藏人民坚定的信仰,感受当地最质朴的文化。
因此,不是我们眼里的“不理解”都是“错误”,尊重、理解、换位思考才是对待不同文化风俗的正确方式。
标签组:
上一篇:康乾盛世vs大英帝国,乾隆皇帝给英王下了道976字圣旨,荒唐可笑
下一篇:老十属于“八爷党”,为何雍正没怎么动他,看看他的背景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