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馆藏

看文网 > 历史解密 > 考古文物 > 2023-09-18 09:34

    01 越王者旨於晹剑:
 
    文物的外观和特征:越王者旨於晹剑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总长52.4厘米,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剑首为圆盘形,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为变形兽面纹。剑格两面铸有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戍(越)王戊(越)王",反面为"者旨於踢"。剑附有完整的剑鞘,鞘由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越王者旨於晹剑
    用途和功能:越王者旨於晹剑作为一把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其主要用途是作为武器和权力象征。它是越国王权力的象征之一,用来显示越国的统治者的威严和地位。
 
    历史意义和价值:越王者旨於晹剑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展示了战国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越国的政治权力。作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代表了越国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传承。
 
    展览和收藏情况:越王者旨於晹剑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并作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进行展示。作为国宝级文物,它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展览向公众展示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02 双鸟朝阳纹牙雕:
 
    文物的外观和特征:双鸟朝阳纹牙雕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牙骨角器,长16.6厘米,宽5.9厘米,厚1.2厘米。牙雕上半部分残缺,底端稍有残缺。正面雕刻了一组图案,中间是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火焰状。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呈对称形。
 
    用途和功能:双鸟朝阳纹牙雕作为一件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品,其具体用途和功能尚不明确。它可能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可能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有关。
 
    历史意义和价值:双鸟朝阳纹牙雕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遗存,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成就。作为一件艺术珍品,它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它也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证据,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展览和收藏情况:双鸟朝阳纹牙雕可能现在收藏于一些博物馆或私人收藏中,供研究和展览之用。由于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可能吸引了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和文物爱好者的关注。这样的文物通常在相关的考古展览或艺术展览中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
 
    03 良渚文化玉琮
 
    起源和历史背景:良渚文化玉琮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于1986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出土。它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是该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该玉琮的外观特征为整体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重约6.5千克。它呈扁矮的方柱体形状,黄白色,并带有规则紫红色瑕斑。琮体四面有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
 
    用途和功能:良渚文化玉琮的具体用途和功能尚不确定,但它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代表之一,可能与宗教、祭祀或贵族仪式有关。
 
    历史意义和价值:良渚文化玉琮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它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是该文化的瑰宝。它的制作技术高超,纹饰独特繁缛,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才华。通过研究良渚文化玉琮,可以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
 
    展览和收藏情况:良渚文化玉琮目前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并作为该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得到重视和保护。它可能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展示,供观众欣赏和学习。展览时,它会与其他良渚文化的文物一起展示,以展示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04《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起源和历史背景:《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为其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它是元代时期的艺术作品,经历了几次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分为两段,大段被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小段部分则称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尺寸为纵31.8厘米,横51.4厘米,虽然是残片,但结构完整,山川起伏,树木茂盛,完整地展现了富春山的景色。这幅画以水墨表现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色,在笔法上借鉴了董源和巨然的方法,但又更加简洁利落,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的巨作,对后世的山水画影响深远。
 
    外观和特征:《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是一幅纸本水墨画,尺寸为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尽管是残片,但画面结构完整,山川起伏,树木茂盛,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富春山的景色。它以简洁利落的笔触描绘,表现出元代水墨山水画的独特风格。
 
    用途和功能:《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是一幅艺术作品,其具体用途和功能是欣赏和传承艺术。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代表了元代水墨山水画的顶峰之作,被视为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它通过艺术表达了作者对富春山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历史意义和价值:《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它作为元代黄公望的杰作,展现了元代水墨山水画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同时,它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之一。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展览和收藏情况:《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目前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作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馆藏国宝级文物,它得到了重视和保护。它可能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展示,供观赏者欣赏。展览和收藏情况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博物馆安排和展览主题而有所变化,建议查阅浙江省博物馆的官方信息以获取最新的展览和收藏情况。
 
    05 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
 
    起源和历史背景: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是一件五代吴越时期的文物,于2001年在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被首次发现。它是五代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为其皇妃塔(即雷峰塔)而建造的。这座阿育王塔通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完整无缺,由基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是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它融合了汉民族、藏民族以及印度和南亚的多种艺术特点。
 
    外观和特征: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是一座精美的银塔。它整体高度为35.6厘米,基座边长为12.5厘米。塔身、塔顶和基座都是由纯银捶揲而成。该塔具备汉民族、藏民族和印度、南亚艺术的特点,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技巧。
 
    用途和功能: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是一件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的文物。它是为五代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的皇妃塔(雷峰塔)而建造的。作为阿育王塔,它承载着佛教信仰和皇室崇尚的佛教文化。此外,该塔内还放置了一个奉安有佛陀舍利的金棺,它具有宗教仪式和供奉的功能。
 
    历史意义和价值: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具有重要的艺术、哲学、历史和佛教价值。作为五代时期的文物,它反映了当时吴越国的文化和艺术水平。它还是研究中国文化中"兼收并蓄"特点的重要实证物证。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它在艺术界和文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展览和收藏情况: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目前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作为国宝级文物,它得到了重视和保护。可能会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览中展示,供观赏者欣赏。展览和收藏情况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博物馆安排和展览主题而有所变化,建议查阅相关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联系博物馆获取最新的展览和收藏情况信息。
 
    06 彩塑泥菩萨立像
 
    【外观和特征】
 
    彩塑泥菩萨立像是一尊北宋时期的雕塑,高度为64厘米。虽然彩绘已有部分脱落,但整体保存相对完整。菩萨头戴佛冠,眉目清秀,装饰华美。双手胸前合十,脚踏莲花座,呈现出优雅的S形曲线,给人一种北宋时期少女的风貌。
 
    【用途和功能】
 
    彩塑泥菩萨立像是宗教艺术品,用于供奉和崇拜。作为佛教文物,它代表着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敬仰。
 
    【历史意义和价值】
 
    这尊彩塑泥菩萨立像是中国北宋彩塑造像的典范之作,被誉为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北宋时期绝世妙手倾注满腔宗教热忱的精雕细塑完美杰作,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该立像填补了中国北宋彩塑的空白,对于研究北宋彩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览和收藏情况】
 
    彩塑泥菩萨立像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作为珍贵的文物,它在浙江省博物馆中得到了专门的展示和保护,供观众参观欣赏。
 
    07 伎乐铜屋
 
    【外观和特征】
 
    伎乐铜屋是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采用分铸法制作而成。它的高度为17厘米,宽度为13厘米,深度为11.5厘米。整个铜屋呈长方形,有三个开间和三个进深间,正面没有墙和门,只有两根立柱,呈现出透空格子状。室内有六人分别以击鼓、抚琴、吹笙和咏唱的姿态跪坐奏乐。铜屋表面密布着南方特色的纹饰,屋顶是尖顶,顶上有一根高7厘米的八角柱,柱顶停着一只鸟。
 
    【用途和功能】
 
    伎乐铜屋是一件青铜器,其具体用途和功能尚不清楚。它可能是用于宗教仪式、音乐表演或作为贵族墓葬中的陪葬品等。
 
    【历史意义和价值】
 
    伎乐铜屋是一件罕见的先秦青铜房屋模型,对研究先秦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它展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音乐和舞蹈的表演形式。作为青铜器,它还具有考古学和艺术史的研究价值。伎乐铜屋的精湛工艺和精细雕刻显示了古代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展览和收藏情况】
 
    伎乐铜屋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珍贵的文物得到专门的保护和展示。在博物馆中,观众可以欣赏到这件古代青铜器的独特之处和艺术魅力,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面貌。
 
    08 元龙泉窑舟形砚滴:
 
    外观和特征:这件元龙泉窑舟形砚滴通长16.2厘米、高9.1厘米、宽6.5厘米,呈舟形。舱蓬、艄蓬、栏板一应俱全,舱内塑有男女二尊人像,舱外有一身蓑衣的艄公攀爬蓬顶作取笠状。整体造型奇特、动静相合,做工考究。
 
    用途和功能:砚滴又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
 
    历史意义和价值:元龙泉窑舟形砚滴是元代瓷器中的精品,代表了当时的陶瓷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它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凝聚了元代时期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水准。
 
    展览和收藏情况:该元龙泉窑舟形砚滴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作为馆藏的一部分进行展览和陈列,供人们观赏和研究。
 
    09 清金箔贴花花轿:
 
    外观和特征:清金箔贴花花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长1.5米,宽0.9米,高2.75米,需要八个人抬。它以木质雕花为基础,朱漆底饰以金箔贴花。轿上采用了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刻了250个人物、花鸟虫兽,金碧辉煌,宛如一座微型宫殿。
 
    用途和功能:清金箔贴花花轿作为一种传统花轿,用于婚嫁仪式或重要庆典活动中,承载新娘的仪式座乘。
 
    历史意义和价值:清金箔贴花花轿是珍贵的文物,代表了清朝时期宁波式花轿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它是一件豪华精美的艺术品,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和收藏情况:清金箔贴花花轿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作为该博物馆的馆藏之一,供观众参观和研究。
 
    10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外观和特征: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是唐代第一斫琴名家雷威的杰作,长124.8厘米,有效弦长116.3厘米。琴身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纹路,美丽而独特。琴头上方镶嵌有“彩凤鸣岐”琴名,下方刻有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琴腔内刻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被誉为“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的雷公琴。
 
    用途和功能: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是一件音乐乐器,用于演奏古代音乐,尤其是琴曲。
 
    历史意义和价值:这把琴是珍贵的文物,代表了唐代琴制工艺和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它是一件世界独一无二的宝贵之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展览和收藏情况: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现为浙江省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供观众参观和欣赏。它是浙江省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之一,备受珍藏和保护。

标签组:

上一篇:秦始皇陵里面究竟有什么?为何至今没有人敢发掘?

下一篇:云南省博物馆十大国宝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