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发展过程,记录自然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其他阅读 > 2023-06-30 15:11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志着人类进入到了工业社会。伴随着近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工具被制造出来使得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也逐渐由农业文明时期的“敬大自然”向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大自然”转变。
纪录片
  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毫无节制地挥霍自然资源,对地球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以此满足自身的贪欲,所以导致如今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生态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造成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那些看似人类征服自然所取得的成就顷刻间化为乌有,这样深刻的教训也使人类日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理论,提出“电影眼睛”就是“眼睛加电影家”、“我观察”加“我思考”的作观念,肯定了摄影机的价值,认为多视角的机器“机械眼睛”无所不能,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反对人为干预和表演,同时也强调了电影剪辑的功能。
 
  英国的格里尔逊发起的纪录电影运动,将纪录片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提出了将纪录片直接作为宜传和教育的媒介,同时在纪录片创作中首次使用了画面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解说词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纪录片的影响力。
 
  五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直接电影”和产于法国的“真电影”都属于写实学派,强调尊重现实和真相,主张对生活中的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追踪和客观的报道,力求达到最真实的效果。
 
  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直接电影”认为纪录片应该是对现实的纯粹记录,拍摄者不干涉、不影响,拒绝采访、重演、灯光、解说、同步录音和现实说话。
 
  “真理电影”认为纪录片不应仅仅纯粹被动地记录事实,更应该主动地挖掘事实,因此在纪录片创作中不排斥虚构搬演的技巧。
 
  1980年代以来,西方纪录电影领域出现了“新纪录电影”,它大胆地采用虚构的手法进行情节建构和“搬演”,主张纪录电影采用多元化的、故事性的叙事和“视觉爆炸”式的拍摄风格来实现对纪录片的真实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纪录片创作实践解读
 
  大部分关于纪录片创作的文献都是遵循纪录片的创作模式来展开论述的,主要从题材的选择、创作方法、表现技巧以及风格流派等方面来展开研究
 
  美国名电影人希·伦·纳德的《片要讲故事》结合大量的纪录片案例,分析了纪录片讲故事的技巧,从前期的故事设计、拍摄、采访、剪辑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和技巧。
 
  美国罗森塔尔的《纪录片编导与制作》从创作理念出发,结合经典案例,全面论述了纪录片从创意、制作到发行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如纪录片创意与选题、片子架构、采访、实地拍摄、解说词写作、制片与筹资途径等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法案和技巧。
 
  单万里主编的《纪录电影文献》内容广泛,囊括了纪录电影的起源与历史、导演与作品、方法与技巧、理论与美学、电视与纪录、现状与未来等各个方面,为我们的纪录片研究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性的指导。
 
  此外单万里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收录了20多位导演的经典的影片分析,每篇分析都是由导演简介、创作背景、主题分析、艺术特色和总体评价5个部分构成非常具有指导性。
 
  范维坚的《纪录片创作的七个维度》从创作者的视角出发,结合多部优秀的纪录片从选题、采访、结构、叙事、政论创作、配音、职业精神等七个方面来对优秀纪录片创作的理论、理念和实践操作展开深入的剖析。
 
  石屹的《纪录片创作论》首先对纪录片创作的素材选取、真实属性和风格流派进行详细的梳理,然后分别对中国的电影纪录片创作和电视纪录片创作进行类型的划分和创作风格、主旨和特点的介绍。
 
  张雅欣的《中外纪录片比较》通过对中外纪录片史上重要人物、事件以及影片的横纵比较,从而提出了纪录片创作四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剖析了纪录片之于真实、纪录片之于现实、纪录片之于历史的关系、纪录片中主持人的素质培养以及纪录片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林旭东的《影视纪录片创作》分为两部分来展开,一部分是梳理纪录片创作的历史,第二部分则是纪录片创作的实践,主要包含纪录片的导演、拍摄前期准备、拍摄现场的操作以及后期制作四个关键环节,让我们对纪录片的创作流程有一个完整地认识。
 
  钟大《纪录片作论》则是从实论、艺特征论、作观念论、视觉表意论、剪辑风格论、创作构思论和结构论等方面来展开。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一大批优秀的生态环保题材的纪录片纷纷涌现,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震撼,而且还将环保的理念深深地植入观众的心中,起到了宜传和教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伴随着生态纪录片数量的增长,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紧跟步伐。
 
  美国的HelenHugues对21世纪头十年上映的获奖的环保纪录片进行批判性解读,一方面为现今的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尝试找出一个经验性的方式来定性环保纪录片,而不是依靠影片角色或者主题来定义。
 
  MGood提出了一个纪录片和描述性语言学研究的“生杰学”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目的将是促进对整个纪录片和描述过程的数字语言资源的工具和标准的表征,同时也设置一些对于理解数字语言资源和工具中最先进的,但有时难以获得详细信息至关重要的概念。
 
  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生态纪录片研究的专著。但是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搜索发现研究生态纪录片的文章还是很多,这些文章经过分类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生态纪录片的创作理论研究。王从生态录片的所指范畴入手,将生态批评作为分析的语境,讨论当代生态纪录片在叙事母题、象征符号系统、叙事焦点、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美学特征等方面的叙事风格和叙事特点。
 
  吴涛结合国内外经典的生态纪片案例,借此对生态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及表现特点进行深入解读和归纳总结。
 
  张凯茜从环保纪录片中的作者介入、鲜明的主观立场和个人化的叙事风格来解读纪录片的真实观。
 
  丁柳以2000年以后的几部优秀的欧美国家环保纪录片为例,从风格化的镜头、以人物为主导的结构形式和动画元素三方面来分析西方环保纪录片的形式特征,以此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定技术和理论的指导和借鉴。
 
  从不同的创作视角对特定的生态纪录片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柴静的《穹顶之下》,彭辉的《平衡》,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和《海洋》,中国的大生态纪录片《家园》、《森林之歌》等等。
 
  张步中和宋易倩从传播策略和制作手法上对《穹顶之下》进行解读。张祖群则借《穹顶之下》来探讨公民意识的觉醒,反思谁是环保的主人。
 
  刘远举认为虽然《穹顶之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由于白媒体议程设置失误导致了舆论的失焦,从而使得该纪录片并没有产生实际上的效果。
 
  除此之外,雅克·贝汉的纪录片也是很热点的研究李美敏(2012通过分析雅克·贝的·地,以此来分析他的生态主义思想。从《林之歌》的术特色、题思想、叙事角度等方面来加以赏析。
 
  中外生态纪录片对比分析。齐维通过对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生态纪录片《海洋》和台湾导演陈文茜的《土2C》在叙事策略、创作手法和纪录片的文化学意义和传播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讨中外生态纪录片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周军则从生态主义的观念出发,从思想层面和艺术层面对《难以忽视的真相》和《水问》进行对比分析来反思人类的生存现状。”可谓见解独特,引人深思
 
  生纪录片传播状况的研究。赵舟从新媒体语境的度探讨其对中国生态纪录片困境的突破和发展趋向的影响。
 
  胡齐以纪录片《顶之下》为例从传播学的五大方面(传者传内容道受众反)来论证新媒体时代给纪录片传播所带来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媒体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海豚湾》研究
 
  《海豚湾》是美国社会电影人路易·皮斯斯(LouiePsihoyos)历时四年拍摄的揭露日本太地町海豚屠杀真相的纪录片。
 
  该影片不仅采用非常规的偷拍手段和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还直接延续了社会行动派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的表现风格,主创人员亲自走到镜头前解说和参与故事的发展进程,以诱导性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生态理念,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更强烈的真实的震撼,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005年,路易·皮斯崔斯在参加圣地亚哥召开的2000多名全球顶级科学家出席的“海洋哺乳动物研讨会”上结识了海豚专家里克·奥巴瑞。
 
  此前,皮斯霍斯就知道奥巴瑞是参与制作了电影和电视版本的《海豚的故事》的幕后功臣,而且还是当时世界上最权威的海豚音研究者。
 
  按照当天的会议议程,奥巴瑞本来是主讲人,但是在会议开始前一分钟,会议赞助方“海洋世界”却把他从会议安排表上去掉了。
 
  皮斯霍斯感到困惑,他主动找到奥巴瑞并从他口中第一次了解到了日本太地可大规模屠杀海豚的暴行,同时也明白“海洋世界”之所以取消他的发育权就是担心他在大会上谈论这个问题。

标签组:

上一篇: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为什么却从不接收难民?原因有很多

下一篇:能否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土壤,是一国能否强盛的关键因素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