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而合,鸡鸣而散,凌晨三点的“北京鬼市”,两大规矩是什么?

看文网 > 文化阅读 > 民俗文化 > 2022-11-22 19:40

    凌晨三点的北京城根底下。
 
    绕过一个犄角旮旯的道闸往里走,一个硕大的棚子下边摆着好几列一字排开的摊子。
 
    虽然夜里昏暗无光,但这一排排的摊子前却都没有悬挂照明的灯泡,只有偶尔一闪而过的手电筒光不经意地照亮了某处的黑暗。
 
    这里是老北京远近闻名的交易市场,可这里却没有寻常市场那样人声鼎沸的模样。
鬼市
    卖家们缩在黑暗里,从不大声吆喝着招揽顾客。
 
    往来的买家也见怪不怪,打着手电筒看中什么货物,就伸出手指比划一番,四五个回合后要么满载而归,要么和和气气的去下一个摊位。不闻人声,却也不见买卖不成的急眼。
 
    因此,这处交易市场还得了个极其形象的别称——“鬼市”。
 
    老北京的“鬼市”究竟如何发展而来,又是因何形成了这样奇特的交易规则?这里买卖的又是些什么样的货物呢?
 
    “鬼市”的前世今生
 
    “鬼市”这个名字乍一听上去像是像是个怪力乱神的地方,做得似乎不是凡间的买卖。
 
    但实际上,“鬼市”却是个正儿八经的淘货市场,只是因为它的种种特殊行规,才得了这么个诨名。
 
    细细算来,“鬼市”其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夜市经济了。
 
    人们常说,“鬼市”的称呼最早是出自宋代孟元老所写的《东京梦华录》,其中描写了开封府潘楼东边的十字街上,就有一个交易市场,唤作“鬼市子”。
 
    因为这个“鬼市子”习惯在每晚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候点灯交易,专门卖些衣物、书画一类的物件。等天一大亮就关门闭市,摊贩和顾客也都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这种“半夜而合,鸡鸣而散”的时间点又像极了志怪小说中“鬼”出没的时间,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戏称十字街上的市场就是个“鬼市”。
 
    《丁晋公谈录》里也曾写过,大臣徐铉在冬日上早朝的时候,瞥见一众官员集合的地方院墙前烛火闪烁,人影绰绰交杂其中,买卖物品吃食的各色齐全。但等到日出浓雾散尽时,却又不见人踪,实在是“鬼味森然”。
 
    如此看来,用“鬼市”来称呼这个只在凌晨出现的市集倒是恰如其分的。
 
    但“鬼市”的源头其实要比宋朝时候更早些,唐朝诗文中就已经出现过“鬼市”的影子。
 
    《辇下岁时记》中记载:“俗说务本坊西门是鬼市,或风雨曛晦,皆闻其喧聚之声。秋冬夜多闻卖干柴,云是枯柴精也。”
 
    由此可知,唐朝时候在长安能被务本坊就有“鬼市”的存在,而且在秋冬季节时候还会卖些应景的薪柴。
 
    只不过是到了宋朝时候,因为当时的商品经济格外发达,所以比起前代旧朝,“鬼市”显得更加热闹了不少。
 
    老北京的“鬼市”细说
 
    唐朝时的“鬼市”分布在长安,宋朝时的“鬼市”则立根在汴梁东京城内,北京成为“鬼市”聚集地则是清朝晚期时候的事情了。
 
    清朝末年时局动荡,覆巢之下无完卵,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皇亲贵胄失去了昔日稳定的尊荣,骤然开始为生计所担忧。
 
    很多没落的贵族因为养尊处优惯了,有没有些一技之长傍身,只能打起祖宗留下来的那些家产的主意。
 
    变卖祖传宝物,便成为了当时许多清廷遗胄不约而同的选择。
 
    但毕竟都是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公子哥们,哪能轻易放下架子丢了脸面的蹲在街边吆喝?
 
    因此,这些没落的贵族之后往往是趁着夜黑风高,天将明未明的昏暗时候出来做买卖,既能避开被熟人认出的尴尬,也能解囊中一时羞涩,实在是两全其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为了纾解手里一时困顿,也喜欢将家中珍藏的古玩奇珍偷出来变卖换钱。
 
    所以说,他们也极其喜欢在天待明时的昏暗时刻来市场里做买卖。
 
    长久以来,老北京的“鬼市”也就渐渐成了规模。
 
    老北京的鬼市有南北两市的说法。南市扎根在崇文门外的东大市,北市则最初设在了德胜门外桥东北的河沿上,后来由于城门开得晚,又改去了什刹海后海西北角段家胡同附近。
 
    《旧都文物略·市井锁闻》里就写过,鬼市位于“东西两市场之外,更有晓市之设”,主要买卖的售品多是些“古董、半系旧货,新者绝不加入。”
 
    文段中提到的“东西晓市”实际上也就是当地人口中习惯称呼的南市和北市了。南市指的是东晓市”,北市则是“西晓市”。
 
    位于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就是最初北京“鬼市”的地盘,在清代时候就已经发展的热火朝天。
 
    东晓市在乾隆年间时主要开设在药王庙西、半壁街南的地盘,约莫是十几亩地的大小。
 
    后来到了民国的时候,这附近盖起了不少民房,集市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西起精忠庙、东到红桥,足足有三里地的距离。
 
    而这里售卖的货物也多达上千种,稀罕的如金银古玩,寻常的像是旧衣破盆,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与名声大噪的东晓市相对的,就是设在玄武门外的西晓市了,只不过规模不如东晓市大,在日后遍地竹笋般涌出的“鬼市”中倒显得平平无奇了些。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北京城内的“鬼市”不再局限于南北两市,天桥、朝阳门外的鬼市也都逐渐兴起,尤其以日后的“潘家园鬼市”和“华威桥鬼市”最负盛名。
 
    而这些“鬼市”交易也都有着自己的一套“交易行规”。
 
    “袖里乾坤”的买卖
 
    “鬼市”的“鬼”,除了得名于总是在夜半开张的特性外,还有一重原因就是在于它奇特的交易风俗:“看货不问价”以及“照货不照人”。
 
    “看货不问价”可以说是“鬼市”一以贯之的习俗了。
 
    “鬼市”里的买家有两类特殊人群,统称做“打鼓的”。他们一般左手拇指食指间端着个小鼓,右手捏着个篾片敲击,或者是背着个竹笼、扛着个包袱,常年游走在鬼市的各色卖家之间收货。
 
    “打鼓的”按照收货的品色种类不同,还能细分为“打软鼓”和“打硬鼓”。
 
    “打硬鼓”的专门买些古玩玉器、家传字画一类的值钱东西,而“打软鼓”的则常收些寻常家居旧物、破铜烂铁的杂物。
 
    这些“打硬鼓”的常年收货捡漏,很是懂得些鬼市交易的规矩,而“看货不问价”的行规也主要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懂内行的他们悄悄地穿行在地摊之间,偶尔看到自己中意的货物了也绝少问价,只是停步驻足,环顾左右后认真端详几分。
 
    如果有看中的物件,就把几样东西收拢在一起,倒也不急着问价,而是不急不躁地开始和货主“讲”价,给出自己的心理价位。
 
    因为这“鬼市”的交易,货物不是按质量论价的,多是看人下菜碟式的要价。
 
    这里的卖家个个眼尖的很,瞅见衣衫破烂的穷人家,或许不稀得搭理你,或许就是给出个差不多的价允你“捡漏”。
 
    要是看上个衣冠整齐、体面阔气的买家,那可能就要翻上几番,狠狠地宰上一笔。
 
    因此,这看货讲价倒是极考验买家的眼力。
 
    不过他们的“讲价”却也不似寻常买卖那样温声细气地商量着来,而是隐在袖中比划,打出不同的手势来讲价。
 
    一般来说,讲价大都是在袖子里拉手,用手来比划数字。
 
    比如按两指为大数,然后再按三指作为零头,指的就是二十三元。
 
    或者说在袖子里“递手”,就是握住卖家的一根手指,嘴里轻声报着“这个元”或者“这个整”,指的就是“一元”或是“一百整”,一般以此类推。
 
    这种讲价方式的好处就在于隐蔽。
 
    对于卖家来说,即使这笔买卖不成,也不至于透了底,不耽误他再定个高价,寻找下一个阔绰的买卖。对于买家来说,悄悄给价也可以防止同行得知交易底线后加价抢购了去。
 
    不过衍变到如今,很多时候的交易倒也不一定非得用袖子遮遮掩掩,摆在台面上也能比划交易,只不过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问价”罢了。
 
    在潘家园鬼市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买家挑好了称心的几件货搁在一旁,伸手冲卖家比了个数字,卖家回敬一个数字后,能谈拢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谈不拢也不多费功夫,摆摆手就去下家去了。
 
    这其实也是旧时“看货不问价”传统的演变。
 
    “照货不照人”的行规
 
    除开上一条规矩,“鬼市”里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就是”照货不照人“。
 
    这听上去似乎更加契合了“鬼市”的名字,显得有些鬼气森森,但其实这个规矩说起来也是颇有一番渊源。
 
    首先第一点,和老北京“鬼市”的兴起不无关系,牵扯到的还是那些皇亲贵胄的事。
 
    之前已经提到的,北京城里“鬼市”的兴起主要是清朝末年时候的事儿了,也就是当时的没落贵族们另谋出路想出来的生钱法子。
 
    但毕竟古人们心中都还是存着些陋见的,觉得商贾买卖毕竟是“下等末流”的行当。就像是薛宝钗再温婉大方,再身家丰厚,也终归逃不出“商人之女”的身份,在身份上始终是落于黛玉的。
鬼市
    而那些自诩天潢贵胄的宗亲们,即使日渐没落,也需要维持些贵族的体面。所以外出做买卖的时候,当然是不希望被人看到自己的面目的。
 
    因此,这些贵族王公去往“鬼市”兜售玉器玩物时,也多是隐身在不起眼的昏暗角落,尽可能的不出声,只等着买家“愿者上钩”。
 
    而如果买家看货时打起灯笼照了卖家的面貌,就会被视为极其不懂规矩的行为,轻则翻脸不做买卖,重则在这处“鬼市”都要被记入黑名单了。
 
    而第二点原因则是因为“鬼市”里流通的货物,也掺杂着不少来路不明的“脏货”的缘故。
 
    文物市场流通的字画文物,除了一些祖上继承流传的外,不少货物的来路是经不得推敲的。或是偷来的,或是抢来的,多的是来路不明的物品。
 
    除了王亲贵族会拿家里的宝物变卖,一些生活拮据的奴仆也会悄悄偷了主家的东西拿出来变卖。
 
    因此,这些人就更加重视所谓的“隐蔽性”。
 
    万一日后被追究起来这些“赃物”的来路去处,只要没人见到过自己,终究还是能摘得干干净净的。
 
    所以说,这类货物的“卖家”也很在意不能“露脸”,是“照货不照人”规矩的忠实拥趸者。
 
    至于第三点原因,则是因为“鬼市”里流通的货物还有不少的“假货”。
 
    “假货”可以说是“鬼市”的一大传统了。
 
    《武林旧事》里就记载,早在宋朝时候,鬼市的假货就泛滥成灾。当时的人们在鬼市里购物得擦亮双眼,一不小心就是老母鸡变成鸭,买到纸做的衣服和铅铜做的金银。
鬼市
    如今的“鬼市”虽然不至于像书中写得那么夸张,但确实也掺杂着不少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货物的。
 
    因为国内古玩市场存在断代,对于古董文物的鉴赏,通常只能是极少数专家学者的专利了。
 
    很多利欲熏心的卖家会把残次品、仿古工艺品做旧做老,抹上一层泥,涂上些脏兮兮的油渍尘土,假充是刚出土的“新鲜文物”,兜售给那些不懂行情或者想捡漏的买家。
 
    而这些“以假乱真”的文物又常常工艺精湛,时常能达到让人信以为真的程度。
 
    因此,花上几千几万买回一个赝品的大有人在。
 
    这些拿着大把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的买家一旦发现自己被蒙骗,身家大的可能就捶胸顿足懊恼一番,但不少抱着以小博大。
 
    捡漏赚一笔的贩子却会恨的牙痒痒,只恨不得能找到当初卖“假货”的卖家讨回钱财。
 
    所以说,那些兜售“假货”的卖主为了防止日后被认出,自然也坚持买家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的。
 
    不过近些年,对传统地摊市场的整顿规划已经渐渐步入正轨,曾经“鬼市”交易的诸多弊端正在日渐消除,“旧物市场”或许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重现于世人眼前。

标签组:

上一篇:朱元璋痛恨的一个姓,男的代代为奴,女世代为娼,是哪个姓?

下一篇:即将消失的这几个老物件!能认出五个,说明你已经老了!快来瞧瞧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