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投资房地产身价过亿,却依靠眼科成为湖南首富的陈邦,正面临巨大危机。
作为一个不懂眼科的行外人,陈邦却靠着资本运作,将从“院中院”起家的“爱尔眼科”推上了国内民营医院第一股,开创了民营医疗服务企业上市的先河。
2009年,爱尔眼科登陆创业板。13年来,其一直备受资本市场宠爱,从上市之初的69亿市值,飞涨至去年近4000亿元。
作为爱尔眼科的创始人,陈邦也是各大财富榜的常客,在2021年更是以1700亿的身价问鼎了湖南首富的宝座。
据爱尔眼科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达723家,2021年门诊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营收达150亿元,净利润为23.23亿元。
不过,在爱尔眼科高速扩张的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有关爱尔眼科医疗事故、回扣、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其股价也是一路下滑。仅一年时间,爱尔眼科市值已接近腰斩。
10月27日,爱尔眼科股价跌幅超过13%,总市值跌至1850亿。
01
作为公司创始人,陈邦的创业之路如同近两年的股价一样,跌宕起伏。
1965年,陈邦出生在湖南长沙南门口一个老军人的家庭。受父亲影响,他17岁便进入部队,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一触即发,怀有建功立业抱负的陈邦与同为长沙的战友李力一同刺破手指,用鲜血写下请战书,请求上前线作战。
当两人正焦灼等待开赴前线军令时,便传来了前方收复失地,取得阶段胜利的消息。
虽然赴战场建功立业的希望破灭了,但迎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在部队首长的推荐下,陈邦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成都军区某军校。
然而,世事难料,20岁的陈邦在体检中被查出红绿色盲,被迫退学。就这样,陈邦的军旅梦戛然而止。
此时,只恨自己这双辨识不清红绿眼睛的陈邦,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还有一副做生意的头脑。
离开军队转业回到家乡,陈邦进入了一家国企,成为了一名稳定的发货员。
时间不长,他开始厌倦按部就班的工作,便辞去铁饭碗,转头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做了一名业务员。
在这里,他遇见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在亦师亦友的老板引领下很快便摸索明白了经商之道。
经历几年的磨练,在朋友撺掇下,陈邦决定下海创业,并与朋友合伙开了家文化传播公司。
虽说是文化传播公司,但其实就是一家皮包公司。陈邦什么业务都做,从食品到饮料再到器械,什么赚钱就代理什么。
直到拿到海南椰树湖南的代理权,才让他赚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0年,海南经济特区开放,随着“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热潮,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现象,无数热钱和投资者蜂拥而至。
就在潘石屹和冯仑等后来的“万通四君子”在海南考察之际,25岁的陈邦携带一笔资金先行一步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身家过亿。
当郭广昌还骑着自行车在海南转悠的时候,26岁的陈邦就已经开上了奔驰600,一时风头无两。
好景不长,随着国家政策的管控,银行信贷资金的收紧,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了。留下了600多栋烂尾楼、高开低走的陈邦也濒临破产。他曾回忆说:“当时才 20 多岁,根本没有风险意识。我跑得慢,结果遭受了重创。”
1994年,海峡两岸关系回暖,政府开始鼓励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关系。
曾尝过甜头的陈邦孤注一掷,将所有家当投资到一个对台文化交流项目,成为首个在台投资的内地人。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岸关系风云突变,他这笔投资白白打了水漂,输得血本无归。
1995年,曾身价过亿的陈邦含泪在台湾度过30岁生日后,两手空空返回了内地,过上了挤公交吃泡面的生活。
02
尽管生活一落千丈,陈邦却悄悄返回上海,想要寻求机会,以图东山再起。
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医疗行业。
在上海租房寻求机会的陈邦,认识了一名正在做医疗设备的邻居。在听到陈邦大起大落的事迹后,对方便主动要求他一起合作,投资医疗设备与医院合作治疗白内障项目。
对医疗行业一窍不通的陈邦听到需要投资十几万,还是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祸不单行。经历极大落差、心力交瘁的陈邦,又患上了突发性耳聋,无奈之下,他不得不黯然回到长沙治疗。
然而,正是因为这一次生病,让他再次看到了转机。
1996年,在长沙调养、正处于人生低谷的陈邦,黯然神伤地看着路上的行人,暗自盘算不如做点小买卖,平淡地度过余生。
一次和主治医师交谈后,陈邦得知后者的妻子恰好是眼科医生,陈邦开始打听当初上海邻居所说的投资是不是靠谱。
通过调查,陈邦发现,彼时公立医院因投入严重不足,“院中院”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说,自己只需要带设备进入,医院院内即可提供场地,剔除所有成本后,双方分成利润。
陈邦还得知,每年仅白内障的新增患者就有40万人,而在13亿国民中,有屈光不正视力问题的人超过4亿。这些数字和医疗资源的现状告诉他,眼科行业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调查之后,陈邦找来自己的老战友李力进行商议。最终陈邦决定一试。
陈邦通过关系找到了机械供应商,凭借多年的创业经验和口才,最终以首付3万元分期付款的方式,拿下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
与此同时,陈邦又通过人脉与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达成合作,建立了白内障治疗中心,同时兼做近视检查和常规眼科手术。
虽说是行外人,但深通经商之道的陈邦还是依托公立医院的优势资源,赚下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然而,就在他的事业刚刚有起色之际,危机又再次降临。
千禧年,公立医院”院中院”乱象丛生,不少地方爆发出严重的医疗纠纷。也是这一年,政府开始大力整治。35岁的陈邦结束了躺着赚钱的日子,被迫只能将他的眼科从医院中剥离出来。
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国家卫生部等 8 部委下发通知,允许民营资本开办营利性医院。这也让走投无路的陈邦再次看到了曙光。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次医院改革,让许多经营不善的公立医院濒临倒闭。
思索再三,陈邦还是决定尝试以合作模式与单位合资,成立连锁医院,并在沈阳开设了第一家民营“爱尔”眼科医院。后来他又收购了长沙一家经营不善的国营医院,为了留住医疗、管理人才,不惜开出了诱人的薪资待遇,并曾尝试建立入股机制。
爱尔眼科迅速扩展的同时,陈邦依旧没有放弃“院中院”这块躺赢的业务。在政策高压下,依然悄悄与全国各地医院展开合作。
此后的几年,爱尔眼科起死回生,一路高歌猛进,知名度甚至高过了某些公立医院,成为了民营企业的一匹黑马。
为了筹集足够的扩张资金,陈邦又将眼光转移到资本市场,试图在美启动IPO登陆美股。但由于营收不理想,这一想法很快也就无疾而终。
与此同时,爱尔眼科”院中院”爆了雷。
2005年,卫生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开始对陈邦私下操盘的院中院项目进行调查。
彼时,得知消息的陈邦只好紧急撤离了所有合作项目。
幸运的是,没完成上市的爱尔眼科在此期间从世界银行拿到了一笔长期贷款,后者为爱尔眼科提供了6400万元的长期低息贷款。
同时,陈邦还得到了达晨创投等风投机构的数千万元投资,这让急需资金扩张的陈邦欣喜若狂。
有了资本的加持,爱尔眼科通过并购模式,快速扩展并将触角伸向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不到3年时间,爱尔眼科已成为在全国11个省市拥有19家医院的医疗集团。
2009年,爱尔眼科就实现了营收6.06亿元,净利润0.92亿元的傲人成绩。也正是在这一年,爱尔眼科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首家IPO上市的民营医院。
上市前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
临近上市的三天前,有人曝光陈邦的“院中院”项目曾受到过处罚。按照规定,有处罚记录的企业负责人是没有资格申请上市的。
在湖南证监局紧急调查并发布辟谣声明后,爱尔眼科才最终得以顺利上市。
成功上市后,也让陈邦一直悬着的心得以平静。
03
陈邦不单在生意上拥有天赋,更是一个资本运作高手。他通过私募基金让爱尔眼科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跑马圈地。
资料显示,陈邦第一家参与成立的产业并购基金,是深圳前海东方爱尔医疗产业并购合伙企业。
该基金成立于2014年,基金总规模为人民币2亿元,由爱尔眼科与东方金控共同发起设立,前者投入2000万元自有资金,后者出资人民币667万元,剩余资金则由东方金控负责筹集,该基金存续期为3+1年。
这意味着,陈邦仅用2000万元便撬动了2亿元的并购资金规模。
据《南方周末》统计,从2014年到2021年,爱尔眼科参与13次产业并购基金的设立,累计出资20.869亿元,募集高达219.2亿元的并购基金。
而这一笔基金,可以用于爱尔眼科的扩展。假设和一起凑了100亿元,那么就可以开设500家医院,经过3~5年的经营,到时候把盈利的并入报表中,亏损的剔除去。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爱尔眼科累计通过基金并购医院数量超120家,平均每年新增40家。截至2022年8月,爱尔眼科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达723家,其中有300多家在并购基金旗下。
爱尔眼科的营收也从2013年的9.8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0亿元大关,利润也从2.23亿元增长至23.23亿元。
营收利润的递增也使得爱尔眼科的市值一路水涨船高,最高逼近4000亿元。
04
有高光必有灰暗。资本推动爱尔眼科快速扩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事故。
早在2014年,就有报道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10天内2名病人相继死亡。
2019年,裁判文书网也披露了关于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疗责任纠纷案。
该纠纷案判决书予以采信的司法鉴定书显示,太原市爱尔眼科医院于2010年5月份在对患者胡某的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该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医方应承担同等责任,胡某的损伤构成八级伤残,判决太原爱尔眼科承担50%的责任,赔偿原告34万元。
据裁判文书网数据统计,2014-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当事人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计75起,对患者的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而将爱尔眼科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武汉抗疫英雄艾芬医生。
2020年12月31日,艾芬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自述视频中表示,2020年5月,因视力明显下降,她前往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治疗,摘除了右眼晶体,植入了爱尔眼科医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体,手术大约花费2.9万元。短短5个月后,她突然发觉右眼左下角视野缺失,随后被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落,近乎失明。
对此爱尔眼科回应称,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
作为副院长的王勇也曾回应,并深表遗憾。他表示,手术前检查了眼底,但检查不够彻底,没发现眼底变性,愿意友好协商解决。
经过几番交涉后,艾芬医生又表示,爱尔眼科连医生都敢骗,不知还有多少普通人被爱尔眼科骗了。
随即,爱尔眼科的市值应声下跌,短短几天就缩水超200亿元。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2021年初,与爱尔眼科缠斗一年多的医生艾芬连发猛料:公布四份表格,晒出江苏宿迁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明细”,质疑其存在贿赂医生和公职人员的行为。
该资料称,在2017年-2019年期间,宿迁市多个县市区多名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以“转介人”身份收取“转介费”,每笔金额从几百元至2000余元不等。名单详细罗列出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重要内容。涉及500多名患者,总金额近80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爱尔眼科的负面消息开始接踵而至。
今年,爱尔眼科又陷入“骗保”风波。
2022年1月14日,大连医疗保障局专项治理典型违法违规案例(10例)通报中,有4家以“爱尔”为名的眼科医院,存在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核减违规费用总计约114.19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网又公开披露,昆明爱尔眼科医院、来宾爱尔眼科医院曾因在诊疗项目中存在重复收费、费用多记、高套收费、让患者办住院却在门诊缴费等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涉及医保基金约237万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3月,爱尔眼科又被曝光了违规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淘汰的医疗器械事件。
2022年2月28日,据信用中国官网信息显示,重庆万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州爱尔眼科)因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或者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被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警告、处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该医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责令消除影响等处罚,并罚款2万元。
同一时间,爱尔眼科因违反广告法再次受到处罚。
据天眼查App显示,淮安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规定,被罚款2.65万元。
处罚事由包括:发布未经审查批准的广告;用奥运击剑冠军仲满的代言图像误导消费者;配文“近视有罪,摘镜有理”对近视患者带有偏见、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随着负面消息不断披露,爱尔眼科的市值也从去年的最高点4000亿腰斩至1850亿。
爱尔眼科这艘千亿巨舰在风浪中将航行何处,正在考验掌舵者陈邦的决策。
标签组:
上一篇:联通“拯救”腾讯?
下一篇:接棒丁耘,解码华为两大“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