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碉堡有多难?看过它的结构才知道,为什么书上总要说舍命炸碉堡

看文网 > 知识大全 > 2023-08-07 08:37

    在抗战期间,尤其是在1938年以后的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人打不进山区,又怕我们的军队偷袭,所以日本人就修建了很多碉堡和碉楼用于防范八路军。在大反攻和解放战争期间,碉楼可以说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课本上也记录了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英雄事迹,那么,碉堡为什么这么难攻呢?
舍命炸碉堡
    碉堡的结构
 
    首先,开阔的地形给了碉堡极大的优势。当时日本人占据我国的平原地区,地形十分平坦,视野也很开阔,在这些地方用厚厚的混凝土砖墙修建碉堡,再在里面装备上重机枪,威力和坦克差不了多少。
 
    而且,很多碉堡的外围可以修建壕沟,或者直接建在河边,外围再用一层铁丝网阻拦着进攻方的步伐。凭借着重火力的优势,即使八路军能够攻下碉堡或者碉楼,也绝对是损失惨重。
 
    其次,碉堡本身的结构也非常巧妙,除了厚厚的墙体可以抵挡子弹和轻型迫击炮的轰炸外,它的射击孔也很有讲究。射击孔在外面看开口很大,其实它是喇叭形的,里面的开口很小,在当时装备落后的情况下,真没有那么多抗日神剧中的神枪手,一枪一个干掉敌人的火力点。
 
    于是我军就想到了炸碉堡的战术,因为碉堡墙体太厚,只能是把手榴弹或者炸药包从射击孔扔进去才有可能攻下来。所以打仗的时候,全军掩护一队爆破战士让他们能够靠近碉堡。
 
    有时候对付单个碉堡,用手榴弹把里面的敌人炸死就行,但是遇到碉堡之间坑道相连的,炸死一队敌人后,敌军还能补防,于是就必须用炸药包把碉楼炸出一个大口子。但是炸药包太大了,根本塞不进去,战士们就只能拿手甚至身体抵住炸药包。
 
    碉堡的缺陷
 
    碉堡当然有自己的缺点,它的主要缺点就是建造上既慢又贵,使用的时候位置和射击孔是固定的,容易出现死角。
 
    1939年至1940年间,日本侵略军光是在华北就修筑了1780公里铁路、15600公里公路和2740余个碉堡以及据点。要修建碉堡是很耗时耗力的,日本人修建的碉堡和法国的马奇诺防线相比差了很多。
 
    法国人修马奇诺防线,花了将近11年,总共耗费了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好几年的财政收入。日本碉楼虽然质量差一点,但是总体的花费同样不菲,极大地占用了军费开支。
 
    另外,对付碉堡最好是用重火力的大炮,一下子就能把这些砖瓦房轰开。但是日本人就是看准了八路军战士的装备差,别说重炮了,有两门像样的掷弹筒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抗战的时候,日军建了那么多炮楼子的原因。
 
    欧洲战场上的要塞
 
    与中国战场相比,欧洲战场的装备机械化程度更高,当时的参战国用了一种升级版的碉堡进行防御,也就是要塞和各种工事。马奇诺防线就是其中最出名的,虽然最后德国人通过绕道阿登高地让它和法国一起变成了笑话,但是马奇诺防线却从没有被真正攻破过。
 
    这条防线主体长700公里,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防线内部拥有各式机枪大炮、壕沟、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德军每年需要调动17个师牵制这里的法军。
 
    当德军绕道穿越阿登山区长驱直入,将法国一分为二后,巴黎宣布投降。但是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并没有接到通知。于是在马奇诺的舍南堡要塞继续发生着激烈的战斗。
 
    停战协定生效六日后,要塞的守军面对强大的德军奋起抵抗。德军相继动用了56枚420毫米口径超过一吨重的巨型榴弹炮,轰炸机投下160吨炸弹,共计3000多枚炸弹和各种口径的炮弹,依然没有拿下,直到法国司令部下令以后,马奇诺防线的官兵才自己走了出来。
 
    无论是碉堡还是要塞,它们都是适应当时战场需要的强大防御工事。今天,日军的碉堡仍然保留在中国大地上,当我们近距离观察它的结构,仔细观察上面的弹痕和轰炸的痕迹,才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标签组:

上一篇:中科院专家谈“室温超导”:即使“室温超导”是真的,离真正应用还远着呢!

下一篇: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地面却是平的?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