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瓦格纳兵变结束,普里戈津接受诏安,这其实就是意味着主和派夺嫡失败。
现如今的俄罗斯再也没有人敢提割地赔款换取和平了。
当年列宁同志英明之处在哪呢?
1917年有哪个俄罗斯人敢说割地赔款换取和平呢?
只有列宁,他同意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俄罗斯应该割地赔款,结束战争,投降的越早损失越小。
其实,我们反过头来看,跟着英国走没错,美国眼看也要参战了,最后的结果是德国失败了。
但如果你身处当时的处境,你不能说英国的援助明天就到,美国的军队后天就到。
现在的情况就是武器弹药也缺,粮食资源也缺,前线士兵迫切希望停战。
那你要和平,不割地不赔款不能吃亏,那德国能干嘛?
德国人不干你还是没法和平。
此时只有列宁同志同意签订布列斯特条约,也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和平,也是这样做他才得到了前线士兵的支持。
所以俄罗斯帝国最后没有落在沙皇将领手里,也没落在社会主义各党派手中,也不是在邓尼金手中,而是落在了列宁手中。
但现在的俄罗斯不一样,经过了瓦格纳兵变夺嫡斗争失败。
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说割地赔款换取和平了。
如果不这么做,那就只能打到底了。
那打到底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人,包括主和派也没能力收场了。
主和派如果夺嫡成功,牺牲克里米亚,说不定还能保住俄罗斯联邦。
但现在,任何大帝指定的接班人,他们如果上台,只会比普京更糟糕。
所以我们之前讲,俄罗斯最后资源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军阀混战是无法避免的。
任何事物发展和演化都有其内在规律,很多时候你只能按照这个逻辑前进而不能停,即便是违反了自己的意志。
现在的俄罗斯只能希望,2024年如果拜登没有连任,换上特朗普或是其他人上来,美国也许对乌克兰就没那么大兴趣了,就退出战争了。
特朗普不是说,他上台马上就结束俄乌冲突吗?
或者说,以拜登现在的身体状况,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像罗斯福一样死了呢?
之前俄罗斯媒体不是经常传出拜登身体不行了的消息吗?
拜登死了,美国也许就会放弃支持乌克兰呢?
这样的话,俄罗斯不就挺过来了吗?
而乌克兰,他希望的是,这种情况不能发生,就算是发生,俄罗斯要在这以前垮掉。
或者美国会一直支持下去,把俄罗斯拖垮。
那现在的俄罗斯,即便是把军事工业委员会请出来,也太晚了。
他错过了打总体战的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就是在一开始没能拿下基辅的时候,马上进入总体战模式,说不定会打个西方措手不及。
西方是民主国家,他反应不会那么迅速。
但你错过了总体战的最佳时机,西方把和平时期用不到的产能逐渐开动。
相比起俄罗斯,整个西方无论是资源还是产能,优势还是更大一些的。
因为战争,归根结底还是看的双方资源,现在就看西方愿意给乌克兰多少资源了。
所以乌克兰的优势就在这,他为什么能和俄罗斯打一年多啊。
就是因为他不用管后勤生产,他的武器弹药资源都是北约给他提供,就连伤员都会送到欧洲给他治疗。
也就是说,乌克兰只负责出人打仗就行了,其他的一切,包括资金都是北约给他提供。
但俄罗斯不一样,俄罗斯人又要动员打仗,又要后勤生产,外加上西方的制裁,好在俄罗斯不像二战时的德国,还不缺资源。
至于资金,我们最近看新闻,知道他能撑到现在原因,不然按照俄罗斯自身的资源来讲,他是撑不过今年年初的。
所以乌克兰只需要动员,把士兵送到前线,剩下的一切,包括军队的训练,指挥,都由西方国家给他提供就行了。
而俄罗斯,这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做。
所以结果是,按照整体实力来讲,俄罗斯可以打乌克兰三个。
结果打了一年多,战局的优势反而逐渐倒向了乌克兰。
最好的证明就是,之前为什么说俄罗斯一定要拿下巴赫穆特。
很多观点就是说巴赫穆特是战略要地,只要拿下前面就是一马平川,马上就能直取基辅。
那我们反过头来看,巴赫穆特重要,但不是那么重要,俄罗斯拿下了巴赫穆特,他的进攻反而是停滞了。
这其实就说明了,俄罗斯的后备军无法及时补充,他只能用瓦格纳雇佣军执行进攻的任务。
瓦格纳招募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雇佣兵还有罪犯之类的,不会影响俄罗斯正常社会运行。
但谁都知道,雇佣军这个东西就是容易发生兵变,事实也是如此,可见俄罗斯的后备军已经是不多了。
那在漫长的前线,从哈尔科夫到赫尔松,俄罗斯的军队没办法做到纵深防守,只能是把军队一字排开,分散布置在相对重要的阵地上。
那这样乌克兰选择一个薄弱的突破点是非常容易的。
他可以利用切割进攻的方式,就是说,先用小股部队做火力试探,然后试探出一个防守薄弱的点。
然后把所有后备队全部压在这个点上,从这个点切进去绕到前线后方,那你要不要敌前撤退,调兵过来防守这个薄弱点呢?
你防守这个薄弱点把其他阵地的部队调过来,那其他的点又成了薄弱点。
这样几轮下去就会导致前线的整体崩溃。
那之前乌克兰为什么没有这么做,首先就是俄罗斯的进攻还未停滞,乌克兰要分散精力应对俄罗斯的进攻。
另外就是,我们之前为什么说乌克兰的反攻会在五月底六月初开始呢?
就是因为春季刚化冻,沼泽泥泞不堪,谁都不好走。
这样其实是对防守方有利的。
而到了六月,地面变干,才更适合进攻。
所以之前第聂伯河水库,就是卡霍夫卡水库被炸。
水库被炸,我们分两个方面看,你不用关心究竟是谁干的。
而是说,炸掉水库对谁有利,又对谁不利。
炸掉水坝,对俄罗斯不利的地方在,俄罗斯为什么要赫尔松?
赫尔松重要的地方在于,就是要保证克里米亚的用水。
克里米亚被占领后,乌克兰就切断了克里米亚的供水。
而克里米亚的平日的供水,就是由卡霍夫卡水库供应的。
所以水闸一关,克里米亚就缺水,缺水的话,俄罗斯只能从本土运水支援克里米亚。
这样做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只能打下赫尔松,克里米亚才有足够的水。
而现在水库一炸,克里米亚又缺水了。
克里米亚是此次俄乌冲突最主要的目标,断了克里米亚的水有什么好处呢?
完全没有好处。
但是,乌克兰反攻的时间点就在6月,因为地面变干了,道路可以用了。
而此时俄罗斯的兵力无法防守如此漫长的防线。
赫尔松,哈尔科夫,扎波罗热方向都可以成为乌克兰反攻的点。
这种战术其实就是对防线过长弱点的典型战术。
你看二战时候,苏联打德国也是这种打法。
苏联在二战的时候,他有兵力优势,德国虽然技术更为先进,但是兵力不足。
所以斯大林靠着对德国的兵力优势,利用德军防线过长的弱点,分几个点不断攻击德国防线。
当然,当年斯大林是靠美国给他提供物资,现在的乌克兰是靠北约给他提供物资。
所以俄罗斯必须要缩短防线,缩短防线只能牺牲克里米亚了,缺水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第聂伯河下游也是大片沼泽,工业化之后可以开垦出来。
水库被炸等于是恢复到了最初的原始状态。
像是尼罗河下游,两河下游都是多水道沼泽地区。
这一下水库被炸,一下子都淹了,本来春季雨季已经结束,地面变干可以上坦克了。
这样一淹都变得走不了了。
于是俄罗斯防线缩短一半,防守的任务也减轻很多,现在可以集中兵力重点防御。
所以炸水坝就是说明,俄罗斯兵力不足,无法在漫长的边境做到全面防御。
而且现在的俄罗斯没办法实行总动员,他又不像乌克兰有外援,或者说外援并不给力,没办法和北约相比。
这种情况下,首先就是俄罗斯后备兵力不足,而且还要维持军工生产,和整个北约拼军工生产能力。
另外就是即便是动员,用处也不大,战争打到现在,瓦格纳兵变其实就是说明他和寡头之间已经产生裂隙了。
再动员下去结果不会更好。
所以炸掉水坝缩短防线只能是下策,只是把乌克兰反攻的节奏打乱。
本来五月底六月初,乌克兰高调宣布开始反攻,也有些苗头了,包括所谓的俄罗斯自由军攻击俄罗斯本土别尔哥罗德,其实就是为了分散俄罗斯的兵力,结果到了俄罗斯境内基本上是畅行无阻。
因为俄罗斯的兵力本来就不够,他没法从前线调兵过去,后来派拉平大将去“反恐行动”,才平定俄罗斯自由军。
这些军队其实就是骚扰试探的,实际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你从装备也能看出来,他也打不了硬仗。
那你在边境搞点小动作,俄罗斯根本不用派正规军和你打的。
因为俄罗斯也知道,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我的兵力,我调兵过去,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得不偿失。
那你占了几个城镇,根本无关紧要,你占了又有什么用呢?
那里又没有什么重要的军事基地和战略要地,你占了城镇,现在又不是古代打仗,占了地你能获得税收。
我只守住交通要塞,只要前线的运输没有问题,你想占哪随便你占,占政府大楼都随便。
但是这样做,国内舆论不好交代对不对。
所以我派一个高级将领过去,这样还说得过去,我还是关心别尔哥罗德人民的。
但是你看,拉平手底下根本没多少兵,他就是知道这些所谓的俄罗斯自由军不是主力部队,双方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所以试探过后,还是要进行重点防御,正面战场上拼硬实力。
而就在这个时间点,水库就被炸了,水库一炸,第聂伯河下游就被淹了,乌克兰的反攻只能暂停。
这样一来,俄罗斯南线防守就轻松了,可以调兵进行重点防御。
所以所谓的六月大反攻已经快两个月了,而乌克兰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就是因为乌克兰在南线很难发动进攻,而这样是对俄罗斯有利的。
南线被淹,俄罗斯就可以把南线的部队撤出来,但乌克兰也可以把南线军队撤出来啊,看上去好像双方相差不大。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因为接下来乌克兰是进攻方,战线长对进攻方有利,而对守方不利。
而集中兵力,如果双方在更短的战线上集中更多的兵力,则是对守方有利,而对攻防不利。
那乌克兰针对北线的进攻麻烦就更大了。
但战争这个东西,归根结底还是看双方的资源,炸水坝这个下策只是延迟了乌克兰反攻的步伐,同时也暴露了俄罗斯资源不足的问题。
而且你看,克里米亚大桥就是刻赤大桥又被炸了,克里米亚补给被切断,乌克兰的反攻随时可能开始。
标签组:
上一篇:台军营级部队第一次出海,参与美军演练,我们怎么办?
下一篇:美国还未表态,北约31国便率先反对我国武力收台,中美是战是和